首页 > > 95

万宝大战周末不休 安信基金15亿定投万科

2016-07-11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商报网讯】「万宝大战」可谓不眠不休,周末又有新剧情准点上演。有消息指,安信基金已准备15亿元资金瞄准购买万科A股。

  类似宝能多款资管

  据最新消息,由安信基金担任管理人、浦发银行深圳分行担任托管人的「安信基金信心增持2号资产管理计划」於上周四(7月7日)完成备案。「安信信心2号」起始投资规模高达15亿元,期限为24个月,成立时有2位投资者。该资管计划在投资范围中明确说明:主要投资於万科A(000002.SZ)二级市场流通的A股普通股。

  这并不是该基金第一次「青睐」万科。「安信基金信心增持1号资产管理计划」就曾於去年12月18日通过备案,同样,该计划明确投资万科A二级市场流通的A股普通股。

  虽然没有证据表明上述两款资管计划都为宝能系控制,但《21世纪经济报道》仍暗示这其中或有联系,称安信信心1号、安信信心2号资管计划明确投资万科A,「与此前钜盛华增持万科A的多款资管计划类似」。

  被谁借道暂时成谜

  根据万科的最新权益变动报告统计后发现,宝能系从2015年12月9日至今年7月6日间,通过资产管理计划在二级市场斥资111.18亿元,增持近5.49亿股万科A,占万科总股本的4.97%。

  加上之前的收购,宝能系9个资管计划累计持有万科的股份比例超过9.93%。这意味着宝能系25%的万科持股比例中,近40%是通过资管计划买入。

  在产品设计上,媒体猜测安信基金可能是宝能系后续「弹药」也不无道理。

  但据接近消息源的机构人士透露,该专户产品为一款通道产品。当被问及是谁借道时,对方不予置评。作为通道产品,基金公司只负责成立基金备案,交易、买卖都由借道方来掌控。

  目前亦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上述两款资管计划是被宝能系控制的。「在此前万科A的权益信息披露中,安信基金的资管计划都没有披露,至少说明不是宝能系和其一致行动人有关。」有资深机构人士告诉记者。

  【观点】

  高西庆:按规则解决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证监会副主高西庆在周末接受采访时表示,万科事件已经演变成一个全民参与的事件,相关不相关的人,都关心这事讨论这事。

  关於宝能收购万科的资金是否合法合规?高西庆指出,这个监管机构最权威,既然监管机构已经查过了,那就要尊重监管机构的结论。不能反覆纠缠,那样监管机构就没法做事了。

  他进步指,这是一堂非常好的公司法证券法普法课,非常好的法治教育课。希望万科的事情不要像过去那样,最终还是得靠规则之外的力量来解决。要依法治国,就不能超越法律,更不能球踢到一半忽然修改规则。

  史玉柱:组成新董事会

  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发微博称,他有一个最佳收场方案,可以让各方皆大欢喜。

  综合各方诉求,最佳和稀泥收场方案:两个大股东想办法稳住管理层。王石退出董事会,担任终身名誉董事长,每年收取一定战略谘询费。由两个大股东、管理层、独董组成新的董事会。万科的合夥人制度脱胎於阿里,很科学,董事长、总裁由合夥人集体商议推荐,董事会考核批准。这样,华润、宝能、王石、管理层、员工、中小股东皆大欢喜。

  刘姝威再议宝能合规性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刘姝威昨日就万科股权争夺战再发文章称,从金融监管角度分析,万科股权之争的核心问题不是股权归属问题,而是宝能举牌万科合规性问题,产生该问题的背景是中国金融领域分业监管。刘姝威认为,由於万科股权之争具有示范效应,在目前缺乏法律依据的条件下,处理不当,就可能像2015年处理场外配资的过程一样,酿成大祸。

  刘姝威建议,考虑制定这样的规则:当投资者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超过10%,并且声明成为上市公司长期的战略投资人,那麽投资者必须对其投资资金的来源做出合理说明和澄清;如果投资人用非自有资金买入股票,则必须取得委托人的明确授权。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