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光遠
6.7%,這是中國經濟上半年的成績!其中一季度是6.7%,2季度是6.7%!
應該說,這個數字的確超出了外界的預期,因為2季度的一些主要指標出現明顯下滑的情況下,這個數字我感覺有點藝術。從主要指標看,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0%,盡管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2個百分點,但這個數字仍然說明制造業處在一個困難的周期;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名義增長9.0%,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7個百分點,9%的增速創下近20年來固定資產投資最低的速度。其中民間投資繼續下滑至2.8%,可謂曆史新低,全部投資的比重為61.5%,繼續下滑;房地產投資在經曆前4個月的加速上漲之後,下滑至6.1%,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個百分點;進出口同比下降3.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6個百分點,但6月份以美元計進出口雙雙回落,進口同比-8.4%,出口同比-4.8%,外需疲弱的局面沒有改變。
我過去一直強調,對於中國經濟而言,過度樂觀或者過度悲觀都不符合實際。對於上半年的數據,不管數據准確與否,起碼說明了兩個問題:第一,在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的擔心到了一個新的高潮,唱空中國經濟甚囂塵上,認為中國經濟會成為全球經濟風暴點的情況下,中國政府采取的一些措施是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穩定了預期,經濟整體運行在合理區間,成績來之不易;第二,同時必須清醒的看到,無論是一季度的數據,還是二季度的數據,絕非意味著中國經濟可以高枕天憂。上半年經濟增速能夠維持在6.7%,既有國內短期刺激政策的原因,也有全球經濟在告別不必要的恐慌之後出現一定的反彈。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經濟已經出現了真正的反轉,更不可輕易的認為,整個經濟的探底和調整過程已經結束。我們看到,無論是投資、房地產、還是進出口,和采用了以前的老辦法,投資拉動。特別是,上半年,基建投資和房地產投資的反彈使得中國經濟的重要拉動力之一,固定資產投資能夠維持在合理水平,但基建投資和房地產投資下半年的持續性如何,仍然有待進一步的考察。也就是說,目前的數據反彈仍然是過去刺激性老路的結果。中國經濟最大的問題仍然是解決新舊動力的轉換問題,結構的調整問題,產業的升級問題,以及解決創新不足的問題。
特別是,年初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五大任務完成的如何,才是我們真正看待中國經濟上半年成績的關鍵。筆者注意到,國家統計局在半年報裏面特別提到供給側結構改革取得的進展:比如,產業結構繼續優化,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4.1%,比上年同期提高1.8個百分點;需求結構進一步改善,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73.4%,比上年同期提高13.2個百分點;節能降耗繼續取得新進展。上半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5.2%。“三去一降一補”成效初顯。上半年,原煤、粗鋼產量同比分別下降9.7%和1.1%;商品房待售面積連續4個月減少;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26.7%和22.5%,分別快於全部投資17.7和13.5個百分點。等等,這些結構層面的變化,才是中國經濟好壞的真正的試金石。當然,供給側問題的解決,絕非一朝一夕之功,而需要長期的努力。
在肯定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同時,還必須指出,上半年采取的一些穩增長的舉措,特別是刺激性的政策,使得中國經濟的一些老矛盾和新問題也在凸顯:第一,民間投資斷崖式暴跌,增速已經跌至2.8%的嚇人的低位。對於民間投資的下滑,無論在公開場合,還是在參加習近平總書記座談會的時候,我都強調,要看到民間投資下滑的背後,是中國經濟,特別是中國制造業不賺錢的本質,因為民間投資大量領域在制造業領域,同時也應該看到,民間投資在一系列的作用下,對中國經濟的長期信心的預期也不足;第二,房地產泡沫問題。房地產上半年經曆了超級反彈,特別是一二線城市房價出現瘋漲,地王頻出,這種瘋漲完全偏離了今年房地產“去庫存”的主旋律,要警惕下半年投資回落對中國經濟帶來的風險;第三,制造業極其困難的基本面沒有改善,中國的制造業企業的產能問題、產業低端問題、債務問題在下半年仍然考驗中國經濟;第四,全球經濟上半年比預想的更弱,全球經濟在進入後危機之後,黑天鵝事件頻出,全球政策協調的難度越來越大,極端民族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使得全球進入一個動蕩和不確定的時代,資本追逐無風險資本,根子在於全球經濟複蘇極其疲弱,這使得中國經濟下一步複蘇的國際環境更為複雜困難。
因此,筆者預計,下半年中國經濟面臨的困難要高於上半年,複雜程度要高於上半年。無論是英國的脫歐事件等國際因素,還是國內的房地產走勢等自身因素,都下一步中國經濟短期運行都會造成一定的壓力。但是,中國經濟出現大的問題的概率比較小,關鍵仍然是在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同時,大力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半年的數據其實不重要,我們的初心不是為了數據的漂亮,而是推動中國經濟結構性問題的解決,推動中國經濟的升級和轉型,以及動能的真正轉換。面對全球最高的企業債務杠杆,面對銀行不良貸款的飆升,面臨新動能的匱乏,中國經濟仍然面臨巨大的挑戰。千萬不要因為數據的短期反彈而沾沾自喜,更不可輕言最困難的階段已經過去。對於中國經濟而言,重要的仍然是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痛下決心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實現中國經濟產業和動力的全面升級,打麻藥是為了做手術,而不是為了麻醉自己的理想和靈魂。
莫因數據而忘了初心,莫因數據而忘記為什么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