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2月29日再創2638點三波股災新低到8月16日最高點3140點,5個半月上證綜指最大升幅已經達到502點或19%。而股市走強,則給內地更多的資金脫實入虛創造了條件。如恆大炒股3個月有了超過116億元的浮盈,其賣一年的房子才賺了105億元。隨著內地股市持續走好,恆大必然會有更多的後來人。
常態IPO補血實體
內地開設股市的核心目的是為實體經濟募集資金,而募集資金的規模一直受制於行情的好壞。隨著內地股市逐漸走出三波股災的陰影,內地IPO也逐漸回歸常態。今年以來已有110家企業獲得IPO批文。
下半年以來,證監會每一批核發的IPO批文數量均超過上半年單批水平,並且包括城商行在內的部分中大盤藍籌啟動新股申購,這說明資本市場支持實體經濟融資的路徑正在完善之中。
從籌資規模以及發行節奏來看,下半年的發行力度勢必有所提升。截至11日,未過會企業仍有746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685家,「去庫存」仍將是下半年的重要工作。
恆大效應勢必持續
在資本市場加大擴容力度為實體經濟補血的同時,內地貨幣脫實入虛卻更趨嚴重。近期股市紅火,也加劇了這一態勢。
15日,恆大地產手中的萬科A、嘉凱城和廊坊發展這三隻金股齊齊漲停。從目前所披露的信息來看,恆大似乎並不滿足於現有的持股量,繼續增持態勢明顯。
持續進行供給側改革,實體經濟面臨嚴峻考驗。而資金總是要尋找獲利渠道,逐漸走出股災陰影的股市就會成為貨幣的追逐地。而恆大和寶能系在股市的「成功案例」,將會給更多的大資金以啟發,股市走好勢必會加劇貨幣繼續脫實入虛。
然而萬科連續漲停,昨日收盤報27.57元,與7月20日的低點16.74元相比已經暴漲10.83元或64.7%。這也說明,一旦大資金從實體中脫離進來了,所謂的大盤股都會成為小兒科,內地股市原有的秩序勢必會被改寫。
王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