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從G20峰會看中國話語權

2016-09-08
来源:香港商报

  岱惟悟

  2016年的G20中國杭州峰會業已閉幕;今年G20峰會的主題是「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也提倡共同遏制貿易保護主義,峰會發表的宣言更強調推動全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0國集團峰會是一個國際經濟合作論壇,這次峰會達成了多項成果或共識。在峰會召開前后,多國政要也訪問了中國;不少國家的領導人更舉行了雙邊甚至多邊會談,引起了各國傳媒的注意;杭州峰會也是中國今年舉行的一次重要的主場外交活動。中國貢獻大

  當代全球化把世界經濟的「蛋糕」做大了,但做大了的「蛋糕」卻并非人人有份。全球化對中國以及許多東亞或其他亞洲經濟都是有利的。然而,在當今全球範圍內,特別是在美英等曾經起勁地鼓吹當代全球化的發達經濟體,全球化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例如,不久前英國公投決定脫歐;2016年美國的總統候選人分別都提出了保護主義的主張;西方學者和公知對全球化的質疑等等。出現在西方國家對全球化的不滿主要是由於那些國家政府未能對資本和勞動力之間利益公平地進行分配,涉及了那些國家結構性的社會矛盾。

  然而,各國間經濟互聯互通的努力是否應該由於一些國家的國內問題而停滯,逆全球化是否又會在世界蔓延呢?應該說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理智的;因為當代全球化是基於創新科技的發展;如前述,全球化的進程也的確把世界經濟這塊「蛋糕」做大了。從長遠來看,歷史是不可能倒退的。而在一連串未解決的矛盾面前,杭州G20峰會召開了。

  20國集團成員國占全球GDP的90%,人口約為全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二,貿易額占世界的80%。當前,中國是「世界工廠」和國際貿易的主要參與國;經濟和對外貿易的規模使得中國可以在全球化或逆全球化等重大國際問題上有較大的發言權。而在G20會議上,中國也可以為維護全球化發聲,使會議成為本國和發展中國家發表意見的平台。

  在當前國際貿易中,中國是一個出口大國,它對諸多出口商品都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但生產這些商品的能力和優勢并非中國獨有;許多國家可以在本國生產或從他國進口,從而替代中國的商品。同樣,中國作為「世界工廠」,也可以把自己所生產的商品從一個市場出口到另一個市場。一國不買中國的某種商品,中國的廠家可以轉向另一個國家出售。正是由於國際市場的特點和中國的競爭力,中國有為全球化持續發展的動機、能力和話語權。中國給全球化注入正能量

  在這次會議上,中國提出了建議方案。在G20工商峰會開幕式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了長篇的主旨演講,稱「中國倡導的新機制新倡議,不是為了另起爐灶,更不是為了針對誰,而是對現有國際機制的有益補充和完善」。

  縱然杭州G20峰會屬於布雷頓森林體系框架內的非正式對話機制;習近平在開幕禮上致辭,強調各國應要加強宏觀政策協調,實現更高效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應該讓「二十國集團成為行動隊,而不是清談館」。

  中國的崛起是由經濟帶動的。它在世界貿易中的現狀和其他軟硬實力的表現體現了中國的總體國力。在現階段,中國仍沒有全面制訂國際貿易規則的能力,估計也沒有那樣的意圖。外國,特別是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崛起也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但是,中國的經濟和國際貿易規模令它能對冲單邊主義對世界,特別是亞太經貿規則和市場的影響。

  美國仍是當前世界的超級大國,它在國際經濟體系的角色卻正在淡化,縱然它在力圖阻止事情的發生。在這種情况下,中國對全球化和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正能量是義不容辭的。事實上,各國加強經貿和文化往來也能促進各國間的和平發展。除此,世界還有別的出路嗎?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