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競爭力跌兩位排第九,但仍保住第五年位列10名之內。(資料圖片)
作者:凌昆
世界經濟論壇(WEF)的最新全球競爭力排行榜公布,香港雖仍能連續五年位居前十,但已由上次的第七位跌至第九,如不改善或許將滑出前十。事實上,近年香港在重點不同的各種排名中都有下滑之勢,反映競爭力下降趨勢已是不爭事實。顯然,若香港不及時反省,力挽頹局,後果堪虞。
排名落後顯不足
各種評比自有特點,都可為本港提供參考,故宜客觀科學審視而知所進退,有過則改,無則加勉。在WEF排名的各類指標中,香港表現優越的有基建(首位)、商品市場(次位)、勞工市場(三位)及金融發展(四位)等;表現較弱的有高等教育及培訓(14位)、商業環境(17位)、衛生及基礎教育(26位)和創新能力(27位)等。對表現優越者香港仍須檢視不足以保領先。以基建為例,香港雖連續七年居首,但亦問題叢生,超資超時的「雙超」現象已成新常態,影響日益嚴重。目前港珠澳大橋及港深穗高鐵等項目的內地線段均已竣工,但港段建設仍在掙扎中。又如勞工市場、限制外勞輸入已令供求失衡難改,影響了各行業及工程進度。金融發展比上次排名下跌一位,應是反映本港金融科技落後和新產品開發能力不足等問題。
至於香港表現較差的就更值得注意了,其中創新不足已廣受關注,同樣值得注意者是教育(無論高等或基礎的)及商業環境的排名均偏低。香港對教育投入不少,商業環境更常稱一流,為何評級不高,確值得研究,政府尤應跟進。
不約而同者是普華永道的最新評比報告,也顯示全球商務中心的排名,香港下跌一位至第九,原因包括智力資本及創新方面的分數下跌。由此可見香港的競爭力問題已漸為國際社會認識,對本港的國際中心形象自有影響。由智力資本及創新不足造成的競爭力下滑,從長遠看將帶來十分嚴重的惡果,可對香港的前景產生毀滅性打擊。首先是在東亞區內地位下降,特別是被主要對手如星洲等拋離,在上述的WEF及普華評比中星洲均高踞次席,而其勝出香港者正是香港的主要弱項所在,星洲發展科技創新的積極性及成果早已舉世聞名。
慎防成本倒懸
其次是將影響兩地合作。香港要做內地發展及「走出去」的超級聯繫人,特別是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等,就必須在內地發展及開放前沿有領前優勢。現時已不如開放初期,內地在一般產業合作、貿易及跨境投資上不必再依賴香港,香港的中介角色必須隨之轉型升級,轉向科技創新、高端服務及各種新興產業去,但為此首先要在這些領域建立本地能力。
再次是難保現有發展及生活水平,更須防出現「成本倒懸」(cost overhang)而引發深度調整。沒有科技創新作基礎建立高增值業務及提升勞動生產率,香港根本不可能承托目前的高度發展及生活水平。當缺口日大時必觸發修正,導致資產價格、工資及企業利潤大幅下調,經濟亦將陷入通縮,類似情況在SARS時便曾出現過,相信人們對其痛苦記憶猶新,但此次調整的根源更為深層,之後或許難有復蘇。
最後,不單過去有的保不住,前景更是黯淡。未來經濟是建立於創新及新興產業的智力經濟、新經濟,智力資本及創新能力乃決勝之道及發展所賴的關鍵因素,無此連參賽的資格也未有。到時現有產業所依存的現有優勢已再非皇牌,其收益也大減,能叱風雲者是一些未來優勢,特別是智力資本開發能力及創新環境等。WEF及普華等報告顯示這些為香港弱項而為星洲強項,故未來港星差距必將繼續拉闊。更不要忘記毗鄰的深圳已建立良好的創新環境,發育了一批世界級的先進科技產業,顯示深圳乃未來之城,今天的成績仍只屬初步反映。不少本港及來港內地人士已北上找機遇,他們應已看通深港前景的分野。何況早有了「大疆」公司創辦人的示範:在港創業不成在深創業則大成,踏著他足跡前進者自多。香港還要注意人才流失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