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3

上汽人事再生變 CFO谷峰或將離職

2016-10-09
来源:華夏時報

  ■本報記者翟亞男北京報道

  十一之前,上汽集團高管團隊再次出現人事變動,集團副總裁、CFO谷峰遞交辭職報告。這是繼今年3月原上汽集團副總裁張海亮離職并加入樂視汽車后,又一高管離職。10月1日當天,上汽集團發布董事會決議公告,董事會以7票全票通過接受了谷峰的辭職申請,目前正等待上海市國資委的審批。

  與站在臺前的副總裁們不同,作為上汽集團的財務總監,谷峰雖然露面的機會并不多,但卻是集團內舉足輕重的人物——谷主要負責上汽集團金融業務板塊的工作,對上汽轉型起到了關鍵作用。有業內人士推測,谷峰或像張海亮一樣轉型加入新興汽車企業或從事與汽車金融有關的業務。

  最亮眼的副總裁

  1972年出生的谷峰,是上汽集團高管中最年輕的一位。同樣醒目的,還有其專業背景,畢業于上海財經大學、管理學博士、教授級高級會計師。在近20年的職業生涯中,谷峰歷任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財務部副經理、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部副經理、資本運營部執行總監、財務總監兼資本運營部執行總監。谷峰目前的職務是上汽集團CFO,兼上海汽車香港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上海汽車集團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以及上汽金融事業部總經理。

  而支撐其在上汽集團地位的還是一份實實在在的業績。資料顯示,2001年谷峰調任上汽集團后,領導和參與了上汽集團2004年整體改制三地上市工作,2006年領導了上汽集團整車業務整體注入上市公司,2007年領導收購上柴股份,2008年參與巴士股份重組(后更名為“華域汽車”)。同時利用資本市場平臺積極開拓上汽集團融資渠道,谷峰在任期間,通過分離交易和轉債,定向增發,中期票據等金融品種融資近400億,最后又負責牽頭組建上汽集團歷史上第一個200億備用銀團貸款,銀團貸款的使用范圍又開拓了備用銀團貸款的新方向。

  正是職業生涯風生水起之時,谷峰為何會選擇離開?外界對此最直觀的解讀即“薪水太低”。有證券分析師直指“這輪國企改革,國企改革的重點是釋放企業活力,調動國企核心員工的積極性,但現在紅利沒有來到,負面影響卻已出現”。

  上汽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執行限薪制度,市管干部年薪出現大幅度調整。一般副總裁的級別為副局級,按照市管干部標準,年薪僅為60萬元,和張海亮一樣谷峰也在此列。而在此之前的2015年,上汽集團副總裁的年薪均超過百萬元。與其相比,僅自主品牌車企副總裁級別的職業經理人年薪都在百萬元以上。根據公開披露的數據顯示,去年吉利總裁、執行董事桂生悅年薪達到864.6萬元為業內最高,而執行董事洪少倫年薪735.3萬元排名第二;長城汽車有副總經理年薪都在400萬元以上。

  盡管有熟悉谷峰的知情人士駁斥了其離職是因為薪水太低,但不可否認的是有更多的企業愿意為其支付高薪。

  轉型中的陣痛

  與薪酬相比,在上汽轉型過程中,谷峰既因此嘗到了成功的滋味,但也同時承受了外界難以想象的壓力。

  在上汽集團多次股東大會上,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都被投資者質問“為何上汽的財務狀況非常健康,被投資者稱為A股‘最具價值投資’標的,但上汽的股價并不高”。提升市值管理,也被寫進陳虹的工作議程。基于此,陳虹希望上汽從主要依賴制造業的傳統企業,轉向為消費者提供全方位產品和服務的綜合供應商,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的世界著名汽車公司,上汽開始在市值管理上做文章。

  數據顯示,2007年谷峰擔任集團財務總監時,上汽集團當年營業總收入是1043.84億元,到2015年已增長到6704.48億元,翻了6.4倍。其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也從2007年的46.35億元增長為2015年的297.94億元,翻了6.4倍;每股收益從2007年的0.71元增長為2015年的2.7元。

  盡管如此,正處轉型關鍵期的上汽不容有喘息的機會。2015年,上汽集團金融事業部成立,上汽業務也由此整合成整車、零部件、汽車服務貿易和金融四大板塊,谷峰被任命為上汽金融事業部總經理。首年,谷峰就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金融業營業收入90.7億元,營業成本為23億元,毛利率高達73.63%,奠定汽車金融業務在上汽產業布局中的重要地位。

  此后,上汽制定了新的計劃:即將上汽金融業務利潤由目前的8%左右提升至15%至20%,這也成為上汽轉型金融業務的重點。

  “盡管對于上汽這樣的集團公司,一個高管的離職并不能影響其整體發展,但如果國企的改革才剛剛開始,轉型也剛制定好方向,高管卻開始動蕩,短期看還是會對部分業務有一定影響。”有證券分析師表示。

  4月8日在上汽保險成立一周年慶之際,谷峰與人保、太平洋保險、國壽財險和評駕科技與會領導暢談了通過UBI推動上汽保險銷售的構想。可以肯定的是,以上汽的發展節奏,上汽在金融保險上的龐大計劃和后續金融業務不會因此停滯,只是沒有了谷峰這員干將,不知道未來誰將撐起這桿大旗。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