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辣招令樓價越升越高

2016-11-09
来源:香港商报网

  

  上個星期五,特首梁振英率領一眾官員,在沒有預先通知下舉行記招,推出了新一輪「加辣」的新辣招,亦即是買入樓宇的印花稅。除了首次買入樓宇的香港永久居民或換樓用家「先買后賣」的退稅安排繼續適用外,所有人無論買入任何價錢的樓宇物業,都要付出15%的印花稅。以400萬元的中小型單位為例,購入第二單位的本地永久居民需要交的印花稅將由以往的18萬元升至60萬元。
 
  辣招造成供求失衡
 
  如果大家看看近年樓價和政府推出的特別印花稅和辣招措施,就會知道每次新措施推出后,樓價會稍微下降,然后恢復繼續向上的趨勢。這個現象從2010到現在一直重復。其實這不難解釋,因為辣招雖然令某些買家要付更高的價錢,減低他們買入的意慾,但加價的得益者并不是賣家,因該價錢升幅為稅項。如果措施同時減低需求和供應,樓價會向上或下走,并不是完全一致。但事實是辣招亦令供應降低,這亦能從數據看見。二手樓宇買賣占全部成交比重一直下降,證明辣招除了減低需求量,亦減低二手樓的供應量。所以政府直接干預樓市,令供求失衡,這是完全能預見的事實。
 
  而且樓價上升,與通脹直接掛恥。而通脹的源頭就是各國政府永無止境的量化寬松。在現今多國采取負利率制度的時候,資金涌入樓市,作為避難所,只靠增加印花稅,是否就可以減低買家的意慾呢?增加的稅項,對於投資者來說是成本的增加,始終要按租金收入和樓價走勢等等,來決定相應物業是否「買得過」。
 
  新稅率不適用於非住宅物業如工商舖或車位,極有可能令原本供應嚴重不足的車位價格繼續暴升。而且,在二手樓供應不斷下降的趨勢下,發展商提供越來越小的單位,就像那些實用面積不多於100多平方尺的單位,將會越來越普遍。在樓宇尺價不斷提升下,甚至有聲音說可能會有發展商推出多戶共用廚房和浴室的單位,也不出奇。
 
  政府干預樓市,從經濟學角度只會帶來惡果,從現實亦看到一直帶來反效果。這一次的新增辣招,會否終於得償所願,筆者較為悲觀。新辣招推出后,在本星期一,已經立即聽到有首次買家買入新樓盤,竟然在一份買賣合約一次過買入4個單位,而該合約被視為合法的。這證明政府一心想控制樓價上升的政策,亦同時減少了二手樓宇供應,變相更加依賴一手市場供應越來越小的單位,相信沒有香港人會認為這是一件好事。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