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註冊制三年原地踏步?

2016-11-12
来源:香港商报

  10日歐洲股市大跌1.21%,昨日香 港恆生指數大跌1.4%,中國台灣加權指數更是暴跌2%以上,韓國、新加坡股市等也是明顯下跌。但是,憋屈了快一年的內地股市已經走出獨立行情,上證綜指盤中站上3200點關,兩市成交總量達到7605億元。而內地股市上漲的時候人民幣卻在急速向下,昨日對美元的匯率中間價報6.8115貶值230個基點,創74個月新低。面對同樣的經濟基本面,為何股市可以大漲而人民幣卻連續陰跌?

  IPO悄然加速

  人民幣表現應該體現了全球對中國經濟基本面的普遍預期,而內地股市因為沒有進行註冊制改革,所以不可能成為經濟的晴雨表。

  沒有註冊制改革的內地股市實際上是一個怪市。尽管內地股市到目前仍然遠遠低於去年的收盤點位,但是內地股市今年3月1日到昨日的反覆上揚卻給了管理層加快市場擴容的理由。

  最近一個多月上證綜指明顯牛了起來,與之相伴的是內地股市的擴容明顯感覺比上半年快了很多。根據證監會的公開信息統計,截至11月4日,今年以來證監會共計核發了186家企業的IPO批文。從已公開的募集金額看,年內計劃募集總額接近1200億元。

  數據顯示,從年初IPO重啟以來,證監會共核發IPO批文18次。除個別月份,核發企業數量和募集金額一直呈逐月上升趨勢。值得注意的是,年內IPO經歷了三次明顯提速。從核發企業頻率上看,1月、2月拿到批文的企業為每月一批,3月份后基本變成每月兩批。下半年以來,無論是IPO企業數量還是募集金額都出現了大幅提升。7月至10月,每月都有26家及以上的企業通過審核。9月、10月計劃募集金額分別為271億元、174億元,遠超上半年單月水平。

  據此業內預計,今年IPO很有可能會完成200家,為最近幾年的高位。

  新股不愁發

  從盤面看,今年的走勢以主力板塊行情為主,而主力護盤的一個作用是為擴容護航。在國外,新股上市首日「破發」一般要占30%的比例,這才是正道或常態,而內地市場擴容節節加碼的主要動能是在內地股市新股永遠不愁發,因為在內地就沒有可能出現新股一上市就破發的情况,而且新股一上市就一定會被熱炒,連拉20個漲停不算新聞,有的從發行價幾元經  過連續漲停可以一步進入百元股行列。

  A股新股不敗的神話,就是怪胎,它是市場機制被人為扭曲的結果。IPO定價的行政管制,人為制造了一、二級市場巨大差價,嚴重撕裂了一、二級市場的內在股價聯繫,一級市場被變成零風險,這對高風險的二級市場是不公平的。

  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屆三中全會正式宣布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時至今日,註冊制改革仍然是沒有時間表。現在註冊制改革滯后的后果將在未來股市行情中繼續得到體現,現在的牛要用以后的熊來償還。所以,無論如何,在2016年接近尾聲的時候,至少該是給註冊制改革一個說法和時間表了,三年基本上原地踏步的情况不能繼續下去了。

        王長久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