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抓住亞太自貿區歷史機遇

2016-11-22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工商專聯會會長楊志強

  國家主席習近平於11月17日至23日應邀訪問南美三國,并出席亞太經合組織會議。由於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系協議(TPP),或被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廢除,亞太各國不得不尋找新的貿易選擇,中國主導的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便成為此次會議的焦點。

  解決區域合作碎片化問題

  亞太自由貿易區的設想最初於2006年被提出,2010年在APEC部長級會議上,21個成員的代表聯合發表「橫濱宣言」,要求APEC采取具體措施實現亞太自由貿易區。但是亞太自由貿易區受到美國的壓制,因為奧巴馬政府主張推進由其主導的TPP。目前TPP暫被擱置,已緩解中國此前在亞太秩序博弈中所承受的壓力,也有利於中國推動亞太自由貿易區。

  亞太地區治理規則「碎片化」的情况比較明顯,有林林總總56個雙邊、區域和次區域地區貿易協定。相比起來,亞太自由貿易區跨越太平洋、涵蓋世界前三大經濟體、占全球GDP 57%、貿易額46%、人口40%,這個自由貿易區的建設有望從願景變為現實。隨着習近平大力推動亞太自貿區,亞太區域合作「碎片化」帶來的貿易亂局,終於迎來解決的曙光。實現「合作一體化」而不是「競爭性一體化」,是亞太地區領袖的必然選項。

  習近平在會議上發表題為《深化夥伴關系增強發展動力》的主旨演講,指出開放是亞太經濟的生命線,但亞太正面對區域經濟合作碎片化等挑戰,任何區域貿易安排要獲得廣泛支持,必須堅持開放、包容及共贏,應該構建平等協商、共同參與,普遍受益的區域合作框架,封閉及排他性安排不是正確選擇。他敦促亞太地區領袖共同加緊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承諾中國開放的大門「會越開越大」。

  習近平力推亞太自貿區建設,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經濟實力及世界影響力在不斷增強,亞太自貿區的建成能更充分地發揮中國在區域內的整合資源能力,拓展資源配置空間,為中國經濟結構升級和轉型助力;另一方面,中國歡迎各方參與到「一帶一路」合作中來,促進亞太自貿區互聯互通,實現聯動發展,共用機遇,共迎挑戰,共謀發展。

  港應積極加入

  面對亞太自貿區建設的歷史機遇,香港應積極加入,這既是順應世界潮流、服務國家戰略,又是自身發展和當好「超級聯繫人」的內在要求。

  香港作為自由港、國際金融及商業中心、WTO的創始會員,在自貿方面亦有先發優勢。在亞太自貿區構建過程中,香港應發揮高端服務業、金融、仲裁、貿易規則制訂等優勢,主動參與亞太自貿區規則構建及制訂,在新一輪國際競爭中贏得先機和主動。

  香港本地服務市場需求有限,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所服務的實體經濟幾乎全在香港境外。因此,香港需要一個開放、穩定的外部發展環境,只有在穩定、開放、資金和人才自由流通的亞太自貿區,才可充分發揮香港優勢。因此,抓住亞太自貿區建設的歷史機遇,借「一帶一路」實現香港自貿網絡的全球布局,是香港經濟走出困局的正確選擇。

[责任编辑:林涛]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