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順應大勢提高施政水平

2016-11-24
来源:香港商报

     周八駿

 
  當地時間11月2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秘魯首都利馬會見前來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新華社發表的新聞稿稱:「習近平在聽取了梁振英對香港近期形勢和特別行政區政府工作情况的匯報后指出,中央政府充分肯定行政長官和特別行政區政府的工作,希望你帶領特區政府管治團隊繼續綜合施策,廣泛凝聚社會共識,着力推動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堅決維護國家統一,保持社會政治穩定。」值得重視的是,這是多年來國家主席會見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第一次提出特區政府要「綜合施策」。
 
  香港需「綜合施策」
 
  顧名思義,「綜合施策」亦即各項政策需要配套。對於內地來說,這已是多年來貫徹的施政方法。在世界上,施政水平較高的國家和地區的政府也都那樣做。然而,在香港,卻是稀罕。「頭痛醫頭,腳疼治腳」,這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結構大體健全的時候都不是應有的施政作風,何况,香港正處於政治轉變、經濟轉型、社會演變的重大歷史性變革時期。
 
  舉香港社會普遍關心的公共議題為例。無論全民退休保障還是取消強積金對冲或者為標準工時立法等問題,無一不是牽涉一系列复雜關系,僅僅着眼其中一兩個關系,不可能取得施策的平衡。譬如,無論取消強積金對冲還是為標準工時立法都必須顧及香港絕大多數是中小企業,政府需要思考和采取為中小企業減壓的政策措施,以及應對其他可能衍生的問題。再如設立全民退休保障,政府需要開掘財政收入來源,后者是以增稅為主抑或以做大經濟之餅為主,不可相提并論。
 
  就方向和目標而論,全民退休保障制度必須建立,強積金對冲必須取消,標準工時必須立法。但是,如果沒有周全的規劃和逐步的推進,方向無法堅持,目標也無法實現。但是,不堅持上述方向和不實現上述目標,則香港政治轉變、經濟轉型和社會演變無法推進,甚至社會終將不安寧。
 
  本屆政府上任以來一直全力治理的地產市場問題,為何至今成效不顯著?同樣因為牽涉十分复雜的關系。不僅既得利益阻礙政府拓展土地供應,更重要的是,香港經濟和政府財政都過度依賴地產市場。
 
  多年來特區政府為何難以做到「綜合施策」,是一個需要深入討論和認真解決的問題,超出這篇短文的範圍。但是,本屆政府在餘下任期應當開一個好頭,則是毋須贅言的。
 
  把握全球化大勢
 
  也是在11月20日(當地時間),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秘魯首都利馬結束。在會議通過的《利馬宣言》中,亞太地區21個經濟體重申將致力於最終實現亞太自貿區,并將其作為進一步深化APEC地區經濟融合議程的主要工具。各經濟體領導人還批准了APEC部長會議提交的《亞太自貿區集體戰略研究報告》和相關政策建議。
 
  正當西方瀰漫逆全球化思潮之際,亞太經合組織及時發出繼續推進全球化的最強音。香港作為全球少數高度開放的經濟體,理應表示高興。但是,「本土自決」和「港獨」勢力猖獗,企圖把香港拖離歷史大勢。
 
  的確,20世紀下半葉、尤其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至20世紀末全球化突飛猛進造成了一系列弊病,主要是全球普遍性貧富差距加劇和全球普遍性環境污染惡化。不僅少數發達國家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的貧富差距擴大,而且發達國家內部貧富差距也加劇。不僅經濟增長較快的國家和地區的環境呈現惡化,而且全球氣候明顯變暖,人類的健康和生存遭受威脅。但是,這些問題,不能以逆全球化來解決,也不可能由逆全球化來解決,而是必須通過改善全球治理以完善全球化。
 
  中國堅決推進全球治理改革,堅決推動開放、包容、普惠、共贏的全球化,反對封閉、排他性的區域一體化協議。香港作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應當積極參與。
 
  在香港,一些人僅以「港獨」不可能成功為理由來反對「港獨」。這些人需要從世界大勢角度認清「本土自決」和「港獨」不僅徒勞,而且貽害無窮。
 
[责任编辑:林涛]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