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通識應合乎中庸之道

2016-11-26
来源:香港商报

    李明生

  通識科在港已推行多年,愈來愈多人質疑其教育效果,其中之一,就是香港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其實,早於2009年,筆者已撰文提出,通識科設計不周,恐怕會令學生「走火入魔」(見《反思填鴨教育》,《香港商報》2009年9月1日B3版)。非常可惜,當日之言很可能一語成讖。

  黃玉山批評,通識科過分強調爭辯,以致學習的主要目標,不再是以價值和道德為基礎去明辨是非、分別對錯,有時還選擇性強調某種價值,以此去違反其他共通價值,就連大是大非的問題,也淪為灰色地帶,例如非暴力等核心價值也可任意踐踏。

  須有知識和道德基礎

  的確,辯論必須有基礎。現行的通識科着重思考,但卻忽略了思考之上尚有前提,不能未學行先學走。正如孔子所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也就是說,后者比前者嚴重。沒有足夠的知識基礎,任何思想都會空洞無物。試問不懂數學,又怎談微積分?試問不懂經濟,又如何討論加稅或減稅的影響?道理非常顯淺。連最基本的邏輯也未學習掌握,社會上自然會充斥各種歪理。

  不懂道德而談公義,情况亦然。道德基礎不穩,推論自然容易離經叛道,甚至最終違反道德。有宗笑中帶泪的新聞說,美國一名警員為了阻止一人吞槍自殺,竟然搶先開槍將他射殺了……違反民主原則地爭取所謂民主,以致不惜騎劫民意,踐踏自由、平等、博愛等精神,同樣都是本末倒置。

  評改準則引導欠佳

  再加上,明辨是非,并不等於明「辯」是非。當前的通識科,就嫌太過側重辯論過程,而非集中到最終的結論之上。如前所述,真相是愈辯愈明的,但前提是理論基礎必須正確,否則只會愈辯愈錯,得出錯誤結論。另一方面,恰如辯證法所說,一切雖然有正有反,但也重在「合」與「中庸」。今日香港社會,正正是各走極端,不懂綜合凝聚中間的平衡點。尤其是,考試評分要求提供正反觀點,或者同不同意某一觀點等,則無疑令學生思考變得兩極化或單一化。

  通識科的評改準則,許多時便要求「就正反兩方面,提供(例如三四個)全面及具批評性的論證」,并且「清楚表明立場,立場前后一致」;如果立場不夠清晰,結論數量不夠(例如兩三個),則會評分較低。

  在此導引下,一來學生必須代入不同預設立場,繼而盡量挖掘足夠多的論點,可能變相鼓勵了鑽牛角尖的思考,為支持而支持、為反對而反對,過程都是矛盾雙方的各自表述,甚至是單一方面的自我表態;而最重要的是,思考終點不在於探索「win-win」雙贏之策,亦即在正反之間探索一個符合最大公約數的答案。不難想像,所教育出來的新一代,難免容易思想激進,甚而培養出「非黑即白」的世界觀,并不明白妥協、折衷的藝術。

  即如英國脫歐,在脫與不脫之間,其實還有挪威模式、瑞士模式等半留半脫的方案。而且,在不同意侵略戰爭的基礎上,豈不就有一個凌駕性原因?難道為了方便改卷逐點評分,還要重量不重質地鋪陳其他等而下之的論點來湊數?

  如果評改準則,改為要求考生作出「合」與「中庸」的結論,即是探求最能趨利避害的辦法,教育效果或者完全不一樣。

  非黑即白不知折衷

  教育局日前回應質疑時指,通識科旨在加深學生對事物的理解,發展多角度思考及獨立思考能力,而教師則必須把議題背景資料、正反理據充分鋪陳給學生,并引述說通識科有助避免年輕一代走向極端或偏鋒。然而,從結果來看,事實又是否如此呢?箇中目的有否實現,抑或其實適得其反?雖然,以上教育方針未必有誤,但教育方法一旦出錯,則恐帶來迥然不同的效果。

  當日,筆者在文章中曾說,通識科的問題倘不好好處理,可能導致學生只會胡思亂想,甚至走火入魔,得出援交無妨、吸毒無禍之類的謬論。到了今天,情况堪稱沒有最壞、只有更壞,社會已見高度撕裂,亦見歪理滿天。

  畢竟,社會質疑通識科,未必事出無因,有關方面必須正視,好像前述一般,不能先有預設立場,為辯護而辯護,而應尋求「合」與「中庸」,吸納整合不同意見來趨利避害。

[责任编辑:林涛]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