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木
千呼萬喚之后,深港通終於有了開啟的時間表——12月5日。本來預計在滬港通開啟之后半年多一點時間就能開啟的深港通,卻是懷胎24個半月才分娩,說來讓人不勝唏噓。現在人們都在拿滬港通來說深港通,其實是不適合的,因為時過境遷,深港通與滬港通真的無法相提并論。
滬港通是里程碑
現在中國內地最響亮的口號,就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滬港通就是創新,就是里程碑,而深港通只不過是滬港通的擴大版,沒啥新鮮勁了。
2014年,在連續多年領跌全球之后,滬港通的開啟被各方寄予厚望。而事實上,滬港通也確實是不負眾望,無論是開啟之前接近4個月的慢牛(使得上證綜指從2045點反覆上揚到2055點線),還是之后接近8個月的瘋牛(上證綜指瘋狂地從2500點直升到5178點),滬港通因為被各方寄予厚望而被充分地炒作,可謂風光無雙。可深港通自從2015年元旦李克強總理在深圳表態—— 滬港通之后,應該有深港通—— 之后,卻如泥牛入海,整整折騰了快兩年才瓜熟蒂落。如果從2015年元旦到公布時間表的上周五收盤,上證綜指無疑是有明顯跌幅的。
也就是說,深港通從納入議事日程到真正上馬,一直就沒有被市場寄予厚望,為何?前車之鑒還在。
本來市場各方希望滬港通開啟之后,能夠讓內地股市脫胎換骨,如以散戶為主導的投資者結構能逐漸進入到機構主導的市場;如希望境外投資者的進場能讓內地股市與全球,尤其是西方發達市場接軌;如市場期望藉此使得內地股市從嚴重投機市場逐漸過渡到價值發現為主導的市場;如希望內地股市的一級市場與香港市場對接,盡快啟動註冊制改革等等。可是,一切都是事與願違。
先說市場投資者結構,不但沒有出現機構投資者的主導權,反而是散戶交投比例在上升,散戶交易額已經占到總交易額的85%左右,散戶化特徵更加明顯;如境外投資者開始的時候進入內地股市非常凶猛,但是越往后動能越遞減,而且也入鄉隨俗,開始做起了短線;如內地股市不但沒有與香港市場接軌,成為一個理性的崇尚價值投資的市場,反而是投機風氣甚囂塵上,無法無天,去年兩市成交額最高竟然到了震驚世界的2.43萬億元;價值投資風氣沒有形成,市場質量沒有改善,人們期望的註冊制改革仍然被束之高閣,而且至今都沒有成為熱門話題。
內地股市和香港股市的互聯互通,無論是滬港通還是深港通,無非都是二級市場的對接,而在一級市場,香港這邊依然是註冊制,內地依然是審批制。
所以,尽管滬港通是內地股市對外開放的里程碑,但這個里程碑應有的許多內容還是沒有落實,這也讓滬港通這個里程碑黯然失色。而深港通的開啟,依然無法改變這一基本事實。
A股港股需要全面對接
可以肯定地說,深港通不是滬港通,因為其開啟所處的時勢大不相同了。
第一是要提防深港通正式開啟后主力會不會弄一個見好就收。人民幣6.7關口在今年10月1日前為了掩護人民幣正式納入SDR,和G20杭州峰會而堅挺了幾個月,而一旦今年10月1日人民幣正式入籃,馬上就一觸即潰,現在開始威脅7整數關口了。而股市也要提防的是,之前為了持續提速的擴容和開啟深港通,內地股市主力持續護盤,而一旦任務完成了,小心主力撤防。
二是滬港通開啟的時候之所以出現瘋牛,那是因為內地當時默許了槓桿資金的猖狂進場,一系列明目張膽的黑箱操縱、股價操縱、肆意地加槓桿、肆意地違法違規,沒有得到及早的遏止。而現在,深港通開啟了,槓桿資金甭想進來,管理層張網以待,見一個處理一個;再想搞違法違規,操縱市場,肯定是自尋死路。至於大盤指數也不一樣,滬港通真正開始的時候上證綜指是在2500點,而現在真正開啟的時候上證綜指在3250點上方。
三是資金的流向不同,滬港通開啟之初是大量的境外資金借助滬股通涌入內地股市,所以資金流向是北熱而南冷。而今年深港通開啟前的11個月,資金總的流向是南熱而北冷,僅僅3月到10月內地資金就有超過1700億元流向香港市場,而可以預期的是,明年這一規模甚至會超過2000億元。
四是如果內地股市在深港通之后出現所謂的牛市,那也應該是指數牛市,就是所謂的權重股的價值被逐漸挖掘,權重股推演出所謂指數牛市。
而深港通只不過是內地股市對外開放的一個逗號,下面還有滬倫通、深納通。而且,這樣的對外開放勢必將進入到全面對接,不僅僅是二級市場,一定會涵蓋一級市場,在諸如發行制度改革上遲早要有一個明確的說法。所以,在內地真正完成註冊制改革之前,滬港通也好,深港通也好,都無法真正地讓內地股市脫胎換骨,在這樣的市場都無法真正地建立價值投資的氛圍,更無法實現內地股市向西方發達市場的全面對接。所以,深港通之后,下一個焦點并不是滬倫通,更不是深納通,而是註冊制改革的大幕何時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