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香港怎當大灣區龍頭?

2017-04-27
来源:香港商報

  周八駿

  現屆特區政府抓住任期最后兩個月,積極準備關於香港如何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簡稱大灣區)建設的意見和建議,上報主管該項工程設計的國家發改委。當然,中央有關部門在確定有關方案并報請中央批准前,還將徵詢第五任行政長官及其管治班子的意見和建議。無論如何,大灣區建設已似箭在弦上,必定在較短時間里發射。

  現屆政府有關政策局局長稱,香港是大灣區的龍頭。的確,按總體經濟實力、多項軟實力指標等綜合衡量,在大灣區的2區9市,香港排第一。香港有資格做大灣區的龍頭,問題是,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需要明白兩點:一是龍頭與其他地方所構成的「龍身」,如何形成一個整體即一條活生生的「龍」;二是「龍頭」如何帶動整條「龍」騰飛。

  須融為一體形成「龍」

  就香港而言,這兩點不只是現在,而且可預見未來,都是兩個問題。第一點所表現的第一個問題是:在「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制度框架里,香港如何與廣東省珠江三角洲的9個城市以及澳門特別行政區在經濟上融為一體。不融為一體,則無從談「一條龍」。

  廣東省珠三角的9個城市,相互沒有制度隔閡,有的只是城市間利益矛盾。澳門特別行政區實行「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但是,澳門特區和澳門社會主流民意都積極爭取融入國家主體經濟,尤其積極爭取早日與廣東省珠三角融為一體。

  香港有不同於澳門的歷史背景和現實狀况,毋須諱言,目前,在香港不少人抵觸甚至反對香港與內地經濟一體化的觀念和情緒頗嚴重,這是本土激進分離勢力得以鼓吹「本土自決」或「港獨」的社會條件。

  國家不可能因為香港有這樣的社會思潮和心理而不推動大灣區建設。香港的問題需要香港來解決。現屆政府既然已着手大灣區香港方的規劃工作,就應當明確告訴香港社會各界和全體香港居民,如果我們不願意積極推進與內地,尤其廣東省珠三角的經濟一體化,那麼,香港就不可能與大灣區其他地方形成「一條龍」;香港又怎能成為大灣區的「龍頭」?

  具備領頭的思想能力

  以上第二點表現為第二個問題是:即使香港做了大灣區龍頭,能否提供整條龍以騰飛的正確的思路?

  迄今,香港向知識經濟轉型已幾乎蹉跎了20多年。現屆政府頗為艱辛地成立了一個主管推動香港拓展創新與科技產業的政策局,不可謂不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但是,一年多來有關新產業的形成仍乏善可陳。原因固然比較复雜,不能說有關政策局工作乏力。但是,以香港既有完善和提升本地產業結構的政策思想,欲帶動大灣區其他地方騰飛,是力不從心的。

  香港長期信奉自由市場,對於政府介入經濟活動,尤其對於政府為經濟發展提出戰略性意見和建議,甚為反感,遑論政府規劃經濟中長期發展。然而,全球各地經濟發展的普遍規律顯示,拓展創新與科技產業,必須取得政府支持和幫助。何况,香港絕大多數是中小企業,普遍缺乏研究與開發的資本;大地產商雖然不缺資本卻普遍不願意改行從事風險投資。特區政府需要為推動創新與科技產業發展提供政策和資金的幫助。同時,面對經濟全球化呈現暫時逆轉,國際競爭格局愈趨复雜尖銳,特區政府還需要為香港經濟提出中長期發展的指導性意見。試想:如果特區政府不能推動本地創新與科技產業發展,不能為香港經濟提出中長期發展的指導性意見,香港怎能具備做大灣區龍頭的思想能力?

  有人稱香港可以靠優勢產業做大灣區龍頭。然而,深圳創新與科技產業領先香港為國際公認。深圳港全球排名也已超越香港港。隨着內地大城市包括廣州、深圳與全球各國大城市的直飛航班不斷增加,香港港口的今天就是香港機場的明天。香港唯一優勢明顯的是金融業,但欲保持金融業優勢,必須融入內地經濟。在這樣的意義上,第二個問題與第一個問題是關聯的。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