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7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回歸以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在香港成功落實;在國家大力支持及香港社會各界同心協力、奮力拼搏下,尽管歷經風雨,香港仍保持了繁榮穩定、社會和經濟發展取得不俗的成績。從今天開始,本報將全力推出「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系列報道,通過活動報道、成就展示、人物專訪,講故事、話未來、說觀點等多種形式,反映香港特區20年來的輝煌成就和各方人士的觀感及思考,敬請讀者垂注。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范徐麗泰暢談香港回歸20周年感受。記者 林駿強攝
范徐麗泰簡歷
回歸祖國20周年,對香港絕對是重要里程碑。大紫荊勋賢、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范徐麗泰最近接受本報專訪時強調,國家確立「一國兩制」,并以《基本法》落實,目的是讓香港發揮所長。20年以來,國家義無反顧全力支持香港。范太重申,「一國」之下有「兩制」,香港有的人不應想盡辦法改變中國的主流制度;又直斥「港獨」、「自決」、「本土排外」思想,指其皆罹患「政治幼稚病」。她期望未來香港能減少爭拗,踏上國家發展快車,抓緊「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等重大機遇,重振香港雄風。
范徐麗泰於2007年10月獲頒大紫荊勋章。資料圖片
香港商報記者 林駿強
回歸后港人「愈來愈自由」
范徐麗泰從政幾十年,於2007年獲頒大紫荊勋章,是本港政壇重量級人物。向本報暢談香港回歸20周年時,她首先指,回歸后港人生活方式不僅未變,而且愈來愈自由:「言論比未回歸前開放得多!回歸前,看報章、電台,沒什麼言論批評港督;但現在打開報章,有幾份(媒體)對政府官員、包括特首在內無批評?而且是完全無情面。」
港人不應試圖改變國家主流制度
就政治而言,范太認為香港政治制度,民主程度比回歸前高出好多。她說,國家訂定「一國兩制」,以《基本法》落實,目的是讓香港發揮所長:「香港發揮資本主義制度,可成為中國一個『能當大任的先鋒』;但『一國』之下有『兩制』,主流制度是社會主義制度;香港人不應想盡辦法改變主流制度。」
「過去20年,香港不少人士及組織包括支聯會,是『井水犯河水』!他們想用香港作基地改變中國的制度,這幻想很難實現。」范太認為,中國實行民主集中制,令國家可集中力量做需要做的事。她稱,回歸以來,香港反對派用各種方法試圖改變中國,如游行示威、到內地串連:「不過,(他們的行動)沒有任何實質效果。這樣做,也不符合『一國兩制』。」更甚的是,有人還「邀請」外國勢力干預中國內政,「這既不合理,也絕不能接受」。
對於近年中央開始向香港表達「所有中國公民都要守憲法」,范太深表認同。「《基本法》要堅守,因『一國兩制』對香港最有利;政治上香港行使自己的制度,但不能影響內地主流制度。」她說,「中央想擺正,想講清楚(這一點);惟香港部分人士卻理解為『中央硬起來』、『對香港企硬』。」
「港獨」「自決」派患政治幼稚病
她感叹「一國兩制」給予香港機會發揮所長,但港人卻無好好利用:「香港是經濟城市,卻有人搞政治!政治是妥協的藝術,但香港反對派,尤其是近年由年輕人組成的『港獨派』、『本土排外派』、『自決派』,根本不明白如何在現實環境中爭取,只識提出自己想要什麼,卻從無考慮過所想的實際上是否可行——這是令人感叹的『政治幼稚病』!」
「『自決』只是美化詞,其實意指(香港自行)決定是獨立還是屬中國一部分。其實,(香港的情况)根本無得你決定,而且已決定咗——不是1997年決定,而是香港未割讓前已定咗這是中國地方!」她一針見血指,有關言行,只會造成國際上對香港政治穩定的質疑,并使內地同胞對香港印象轉壞,阻礙香港發展。
「國家一直義無反顧支持香港」
身為全國人大常委,范太見證了國家飛速發展。她提醒香港背靠祖國,應用好近水樓台優勢,在「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等發展中集中力量踏上發展快車,令香港重振雄風。
「國家一直義無反顧支持香港!」她舉例說,「就亞投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而言,香港只是中國一特區,申請做成員卻被批准!亞投行雖不是中國話事,好多國家都有份,但相信在中國全力支持下,(香港)才獲准。這對香港金融發展有很大的裨益。」
范太點評20年3位特首
香港回歸20年來,經歷董建華、曾蔭權及梁振英三任特首管治,范徐麗泰坦言「三人有得有失」。至於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范太希望這個香港首位女特首能有承擔地面對各種難題。
3位特首「有得有失」
回望香港這些年,范太說:「董生(董建華)時代(1997至2005年),在各方面如社會氣氛、政府管治,都是最好。董生上台后,公務員精英雲集;接着(董)連任第二屆時,卻發生『沙士』(非典型肺炎);『沙士』后又有大游行(指2003年『七一大游行』)。董生后來因腳痛沒有繼續做(行政長官)。」
范太續憶述:「曾生(曾蔭權)繼續做(特首)(2005至2012年),初幾年都幾好。不過,董生及曾生都不太注意貧富懸殊——董生有八萬五(房策),但后來因樓市倒下便不再建(公營房屋);到曾生,在公屋上根本無特別動作。於是,地產愈來愈升,政府土地儲備極少;港人置業變得非常困難,貧富懸殊劇烈。曾生時代,香港經濟很好,堪稱『黃金十年』;但這十年發展紅利,大部分給予高收入人士及地產商;中產、基層分不到紅利,生活質素轉差,造成社會很大不滿。」
她續點評:「到梁生(梁振英)上任,看到前任土地方面做得不夠,便急急找地,想提高土地儲備、供應。梁生功績在於增加土地供應、扶貧。」惟人際關系大有改進空間。
反對派不顧現實很可悲
與此同時,范太亦猛批反對派,并以他們的政治取態為例:「聽電台節目,(有反對派說)一定反對『八三一』決定;如果到今日(反對派)都采取這樣態度,政改沒可能再開。我知『八三一』不會改,如(反對派)不接受現實,卻想談重啟政改,只是浪費政府精力——重不重啟政改,主動權不在政府,而在泛民一方。做政治卻不明政治現實,是很可悲。」
林太要有決心排除萬難
今年3月26日,林鄭月娥(左)在特首選舉中獲勝。圖為她在開票現場與其競選辦顧問范太握手。資料圖片
7月1日,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將成為本港第一位女性特首。范太希望她能有承擔地面對本港各種難題,包括房屋、長者、教育等:「(林太)要有堅定的決心去排除萬難,解決各種問題。只要她百折不撓去面對,堅定不移去做,香港有一部分問題就可得到紓緩。」
從回歸至今,本港行政立法關系變得愈來愈緊張。曾任立法會主席的范太點出:「一直以來,(行政立法關系)其實就是政府與泛民、反對派之間的關系。梁生不喜歡與反對派溝通,關系不會好。」她指,林鄭有意改善與各方關系,已陸續約見了不同黨派。
范太亦重申,即使政府與反對派要改善關系,亦必備一條件:「就是反對派想改善關系,否則是一隻手掌拍不響。泛民一方面想要好多(要求),另一方面卻無實際行動與政府見面,只虛應了事。」
冀望下屆政府做好教育工作
范太一向關心教育,而這一直是本港社會焦點之一。熱衷教育事務的她,去年牽頭成立了勵進教育中心,更出任主席。
對於回歸以來的教育政策,范太指:「(特區)政府以為只要投放資源,教育就會發展好;從來沒好好地分析這些資源帶來什麼結果。」
她以通識科為例:「(特區政府)做了一些前人未做過的事;一個可以考試的科目,只有課程大綱卻無課本;老師只能在報章、網上索取資料向學生分享、分析。」更直言:「部分教師就利用這空間向學生灌輸反共思想,(他們)只拿幾篇網上評論、反共報章社論,卻不拿另一方意見給學生看。漸漸地,就有學生對中央產生很大的戒心、恐懼感甚至敵意。」
范太又點出本港教育另一個問題出現於中國歷史科。她憶述自己讀中學時的情况:「當時,個個(同學)都會選讀中史,由中一開始至中五,有系統地學習中國歷史——這代人很自然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然而,經教改后,香港中史科角色起了變化。該科目在中一至中三雖是必修科,但不是獨立科目。
讓學生認識國家及《基本法》
對於候任特首林鄭指下任政府會增撥每年50億元經常性教育開支,范太贊同這方向,并希望下任政府可讓各方持份者在教育平台討論。她冀望未來政府做好以下工作:第一,發展好STEM教育(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第二,做好中國歷史科,讓其獨立成科,有最低課時要求;第三,做好通識教育,訂定教材予教師。
范太特別認同要讓學生認識國家及《基本法》,希望新任政府對此要有承擔。她說,現時教育局有撥資源予學校舉辦內地交流團,要讓小學生、中學生都有機會到內地游學。她更稱,在有限資源下,其實可先讓教師親身到內地了解國情,其后再向學生分享自身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