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8

社科院籲高增長的金融業需防風險

2017-07-11
来源:香港商報网

  【香港商報网訊】7月10日,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與中國財富傳媒集團中國財富研究院聯合發布《中國金融業高增長:邏輯與風險》指出,近10年來中國金融業增加值佔比翻了一番,從2005年的4%迅速攀升至2015年的8.44%——該數值不僅高於巴西和俄羅斯等新興市場經濟國家,也高於美國、英國等傳統經濟發達國家。

  地產金融泡沫累積

  報告同時警告,如果房地產泡沫和金融泡沫進一步累積,信貸泡沫的膨脹與破滅在所難免,其對金融體系乃至整個經濟的衝擊同樣難以避免。報告認為,中國金融業的這一輪快速增長,是傳統宏觀調控手段與中國經濟新常態的特徵不匹配、金融創新快速推進與監管改革相對滯後的不協調、股票市場劇烈波動與房地產價格新一輪上漲相結合等諸多矛盾的集中體現。

  報告認為,中國金融業高增長存在潛在風險:一是金融業自身增長與實體經濟不協調的風險,二是在強化監管背景下金融部門去杠杆可能帶來的衝擊。前者表現為金融體系運行效率偏低,使金融可持續經營的能力下降;金融工具單一和投資渠道缺乏,使金融風險在部分領域顯著積聚。後者需要考察隨著金融去杠杆的推進,如果資金不停留在金融體系內部,是否能夠進入實體經濟以及以什麼樣的價格進入實體經濟,這直接決定了「脫實向虛」能否轉變為「脫虛向實」。在這個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避免產生「去杠杆-產出收縮-價格下降」的螺旋式循環,即經濟下行階段的金融加速器效應,避免「去杠杆」通過「債務-通貨緊縮」循環加劇經濟下滑。

  對於目前的金融去杠杆操作,需要謹慎把握其力度和節奏,既保證不因杠杆的快速去除而影響金融市場穩定,又能夠擠壓資金在金融體系內空轉的空間並迫使其進入實體部門,通過尋求那些富有前景的投資項目進而帶動整體經濟的轉型升級。

  金融業發展目標定為8%

  報告同時建議,把「十三五」時期金融業發展目標確定為8%和30%。即:在「十三五」期間,金融服務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保持在8%左右;到「十三五」期末,非金融企業直接融資佔社會融資規模比重提高至30%以上。

  針對金融監管改革,報告建議繼續保持目前監管格局,但應進一步改進金融監管協調機制。一方面,從機構合併的角度看,無論是「大央行」方案還是「雙峰監管」方案,現階段都存在很大的行政操作難度;另一方面,中國目前金融業發展的複雜程度和潛在風險,可以通過提高金融監管的穿透力和加強監管協調來解決。

  籲國務院牽頭金改

  目前實行的由中國人民銀行牽頭的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是一種橫向協同模式,報告建議把這種模式改為由國務院牽頭的縱向協同模式,實現政策制定、政策執行和公共服務提供三個方面的協同,注重功能監管與機構監管相結合,並妥善處理好部門責任與協同效率的關係。

[责任编辑:蒋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