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會議成員、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鍾穎琳報道:行政會議成員、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在網誌撰文表示:「汽車行得太慢,便需要『踩油』!」他指出,香港在過去10年經歷有史以來偏低的經濟增長,期間港府財政預算一直采取「守財奴」政策,導致大量盈餘出現,拖經濟后腿,可說是穩健有餘,進取不足,亦不合時宜。任志剛同時稱,新一屆政府的「財政新哲學」中,有關「把握機遇,投資未來」的願景,令他很鼓舞。
任志剛在文中引述《基本法》第107條中有關公共財政的規定,認為各界對第107條有更深入和更廣泛的了解,將會對香港邁步發展非常重要。
從四個角度理解基本法有關條文
在文中,他提到可以從四個角度著手了解這一條規定。首先是「時間」角度。任志剛認為條例從來沒有規定要特區政府每年都達至沒有赤字的平衡預算,合理做法應該是在一個經濟周期中達至收支平衡;其二是從「預算與實況」的角度解釋。他認為判斷是否符合條例,應從預算角度出發,而不是實況,但由於兩者無可避免有偏差,因此當局要著力研究,增強預算案的準確度。
其三是從「概念與具體性質」的角度來看。在他看來,《基本法》第107條屬概念性質而不是具體規定。當然,審慎管理香港的公共財政是必要的。但遵守「原則」不等於墨守成規,「力求」不排除力有不逮,「避免」亦不代表不能發生。
最后一個角度是「財政預算……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他表示這一說法經常被人忽略及誤解,以為是政府的支出與收入要與本地生產總值同步增長,或政府支出應限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一個固定比例,但這些解釋都不正確。
汽車行得慢要踩油
他解釋,財政預算是一個「量」的概念,而經濟增長是「速」的概念,條文使用「相適應」而非「同步」,是基於兩項指標之間有互動關系。他更以駕駛汽車為例,當汽車行得太慢,便需要「踩油」,當汽車行得太快,便需要「收油」,換言之,當經濟增長太慢,便需要增加政府開支、減稅和作出赤字預算,而當經濟增長速度太快,便可以用相反的財政政策。
任志剛認為,香港作為一個高度外向型的經濟,高度依賴進口,無疑會為公共開支帶來低乘數效應,但至少公共開支會較私營開支涉及較少進口項目;而透過擴張性的財政預算以加快經濟增長時,可以優先考慮那些具有較高乘數效應,及提升生產力作用的項目。他指出,若憂慮經常性開支增長過大,亦可以優先考慮那些對經常性開支影響較低的項目。
林鄭:任總觀點有建設性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鍾穎琳報道:正在訪問新加坡的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不是自己叫任志剛撰文,但認為任志剛提出的觀點有建設性,亦與她競選時提出的理財新哲學異曲同工。
她對《基本法》第107條理解,不是僵化地要將每年的政府預算量入為出、不能有赤字,亦不認為每年政府開支要與經濟增長同步。她相信有關的觀點會在社會引起建設性的討論,對日后落實「理財新哲學」會有裨益。財政司長辦公室發言人引述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財政預算案的演辭回應,指《基本法》第107條不是收支的緊箍咒,陳茂波認同以政府現時的財政,可以更積極有為,惟他亦表示不能輕率,資源必須用得其法,例如提升支柱產業和推動新興產業。
發言人又指,政府沒有就公共開支占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訂立硬性指標,過往不同時期會亦有超過或低過20%,他估算,由2017至18年度至2021至22年度,公共開支占的相關百分比都將超過20%。《基本法》第107條指,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并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經濟學者劉佩瓊對任志剛的觀點表示認同。她認為,香港在財政盈餘充足的情況下,沒有大力提高香港經濟的競爭力,對香港作長期投資,保持優勢。民生方面也沒有做多元化布局,相關制度從97回歸后就沒有了,制度一旦開始時沒有建立,補救起來就有難度。她建議政府應該建立一個部門,去做長期的規劃,來應對各種民生問題。
GDP毋須綁住一個增長目標
香港中文大學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認為,香港不像新加坡,這幾年經濟一直很穩定,不需要一個穩定器。未來可以參考以一個特首的任期為周期來平衡預算,可以某年增長,或某年減少,不需要一直綁住一個GDP增長目標。
他亦認為,香港目前的主要問題不是經濟增長,而是大的民生問題,例如年輕人「上車難」及全民退保。香港有足夠的外匯儲備,用這筆錢來解決社會問題將會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