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8日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舉行成立50周年慶典。新華社發
原標題:中美在東盟角力美國為何落敗?俄媒:東盟做出聰明抉擇
參考消息網8月10日報道 俄新社8月8日刊登題為《為何中國能在太平洋戰勝美國》的文章,作者為該社政治觀察家德米特里·科瑟列夫。文章稱,在亞洲最重要的年度外交平臺上,北京與華盛頓經年不變,一直是當仁不讓的主角。它們在所謂的“東盟周”上相互角力,今年亦不例外,只是主場變作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而已。
至于比分,一言難盡。如果不盲從權威而是仔細研究,便會發現比分其實更接近于1.5:0.5,占上風的是中國。更有意思的是,為何美國會在這場博弈中落敗?一言以蔽之:因為東盟較之歐盟,行事更聰明,更多的是為亞洲人謀福祉。
誰是地區之主
文章稱,在“東盟周”期間,東盟10國外長先是內部開會,彼此達成共識,而后出席各類會議、論壇和對話,傾聽非本地區伙伴國如北京、華盛頓、莫斯科等逐一或是共同闡述觀點與看法。上述程序相當重要,因為東盟借此對外表明,東南亞國家民眾才是地區之主,而其他國家只是應邀而來的賓客。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年一度的東盟周期間,主要討論的只是外交和安全問題,且各國輪流充當東道主。至于經濟問題,自有東盟峰會來定調。今年,馬尼拉成為兩大最重要外交議題的激辯平臺。會議是新的,話題卻是老的:東亞的朝鮮半島、南海上與中國的領土爭端。
《華盛頓郵報》如此勾勒當前局勢:美國國務卿蒂勒森采取種種努力,動員其他國家,在華盛頓牽頭下,共同反對朝鮮的導彈及核試驗,繼續孤立平壤。其中還出現了一些小插曲,即美國試圖將朝鮮外相從邀請名單中刪除,但得到的是彬彬有禮的回絕。這很有意思。
文章稱,此次馬尼拉“東盟周”的主角非中國外長王毅莫屬。王毅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都談到了兩國聯合提出的“雙暫停”倡議,即朝鮮暫停所有核導開發活動,美韓暫停針對朝鮮的大規模聯合軍演。
上述倡議其實是北京對美國總統特朗普要求中國在朝鮮問題上有所作為的回應。它原本是可以發揮作用的。那么,“雙暫停”究竟有哪里令美國不滿?在馬尼拉,人們得到了“動人”的答案,來自蒂勒森的副手、美國國務院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代理助理國務卿蘇珊·桑頓:原來,這一想法“就道義而言是不可接受的”,因為它將平壤與華盛頓放在了平等的位置。而華盛頓能接受的是繼續孤立朝鮮。美國人習慣如此,總是想著要孤立誰。
文章稱,然而,外交問題只能在平等的基礎上才能加以解決。如此一來,亞洲的緊張沖突策源地將繼續存在,倘若這也算得上是美國的戰果的話。然而,美國并未獲得來自東盟國家的令人振奮的支持,沒有一個國家這樣做。
《華盛頓郵報》在文末寫道,東盟會議也提及了地區的其他問題。通常,當美國人顧左右而言他時,這意味著其意圖遠未達成。
神奇的東盟
文章稱,事實上的確如此。因為報紙所隱晦提到的,并不是所謂的“其他問題”,而是頭號問題。在馬尼拉,圍繞島嶼、淺灘和南海水域的整個問題朝著解決的方向推進了一步。既然如此,那么北京顯然是贏家,當然,其東南亞鄰國也是。
中國與東盟達成了防止南海糾紛的“南海行為準則”框架,這將成為各方未來協商“南海行為準則”的遵循依據。這一準則與解決領土爭端無關,涉及與中國在南海島嶼主權爭議的至少有4個東盟國家。其實,此類爭端幾乎是永遠無解的。準則正是對各方在爭端尚未解決時的行為加以約束,即不能大打出手,要彼此合作。
在馬尼拉,各方只是商定將于秋天就行為準則的具體內容展開談判。但這絕對算得上是向前邁出的重大一步。眾所周知,“行為準則”的想法早在15年前便開始醞釀。而后,美國開始介入,挑唆地區各國與華沖突。中國加以嚴正回應。在此情況下,中國的鄰國開始陷入沉思:或許,通過外交手段加以解決才是上策?它們因而重返外交軌道。
文章稱,反觀美國,跟過去一樣,除了在沖突時給予籠統的支持(并非直接參與),它無法向東盟國家提供什么。然而,中國在此期間已躍升為東盟的第二大經濟伙伴,排名第一的也不是美國,而是東盟內部的貿易。馬尼拉當然是中國外交的勝利,這與東盟機制的特殊之處不無關系,即一國可以阻撓其他9國的決定獲得通過。
過去,美國在南海制裁緊張局勢的政策有3大主要執行者,即菲律賓、新加坡和越南。然而,杜特爾特出任總統后,馬尼拉的立場發生了急劇變化,而且此次還將自己作為會議輪值主席國而具備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新加坡在目睹所發生的一切后,立場同樣軟化,對中方的觀點也表現理解;越南則繼續孤軍作戰。這與一兩年前的情景可謂天壤之別。
9日,東盟迎來成立50周年慶典。它的外交機制用新加坡職業外交官馬凱碩的新書書名加以評價可謂恰如其分——即“東盟奇跡”。馬凱碩認為,東盟已成為全球進步的催化劑,在歐盟失利的映襯之下,東盟的成就堪稱奇跡。
文章稱,歐盟在大事和小事上皆以追求紀律嚴明而著稱。在東盟,則更推崇自由。最終,亞洲社會的一體化進展雖然緩慢,但如今并未遭遇信任危機、也沒有被逼迫推行于己不利的外交政策,成員國的利益沒有產生其他分歧。盡管可能有某個國家會抵制其他所有國家的決議,但這些決議通常不會影響各國的共同發展。
以上便是人們在馬尼拉所目睹的一切。不妨設想一下,當外部勢力將自己“孤立某國的政策”或是永遠保留沖突策源地的戰術強加于布魯塞爾時,它會如何行事?它會就范。(編譯/童師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