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有上市场人士积极游说大新系进行重组,以释放价值。
如果要用寥寥數語概括我的投資方程式,就是最大化回報、最小化風險。應用於股票市場,筆者因應風險控制的難易度把投資分為三個境界:炒股票、做股票與印股票。
炒股票:訣竅在於眼光與耐心
炒股票,字面理解就是炒賣股票。刨年報、出席股東大會、與上市公司管理層飯局、實地考察,甚至逛論壇、博客、股吧,都有助於我們選股。
筆者刨年報刨了二十幾年,從還沒有18歲成年就開始刨,那時候還是個中學生,一邊要準備A Level,一邊要到圖書館刨年報,想想都覺得有點非主流。那時候,年報並不是每間圖書館都有,對於一個中學生而言,當然不能在學校圖書館裏刨年報,想刨也沒得刨,因為沒有。那時候,常去的是中環大會堂圖書館與沙田圖書館。
筆者炒股票的一種方法是:找到幾隻好股票,然後耐心等待價值重估,就好像釣魚一樣,比的就是耐性。這種方法炒股,成績不錯的有聯想集團(992)、吉利汽車(175)、國泰君安國際(1788)等。也虧過錢,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當年的藍籌股電訊盈科(008),細價股則踩過幾次地雷,包括HMV數碼中國(8078)、匯嘉中國(428)等。
打個比喻,炒股票對應的是過澳門賭博,有機會賺大錢,也有機會虧錢,箇中訣竅是「眼光」與「耐心」,選出好股票,然後耐心持有。
至於做股票,指的是投資人的行動影響了上市公司的運營或股價,例如參與M&A、配股集資等,對應的是澳門賭場包個VIP賭廳。印股票,對應的是6個賭牌持有人。
做股票:控制買入時機及方法
做股票,與內幕交易及操控市場容易混淆,內幕交易及操控市場都是違法行為,因而講做股票的時候要很小心。
內幕交易的法律定義頗為複雜,簡單來說,內幕交易一般包括以下兩種情況:
其一,如果某人因為與上市公司有關連,即內幕人士 (如公司董事、職員或公司的核數師等) ,得知涉及該公司的一些非公開資料,而這些資料一旦被公開,將會影響該公司的股價。內幕人士在公眾沒有獲悉這些資料的情形下,進行買賣或慫恿他人買賣該公司的股份或衍生工具,藉以牟利或避免虧蝕。
其次,如果某人透過其所認識的與上市公司有關連的人士,即內幕人士,取得某些內幕消息,並在公眾沒有獲悉這些資料的情形下,進行買賣或慫恿他人買賣該公司的股份或衍生工具,藉以牟利或避免虧蝕。
市場操控是指某些干預證券或衍生工具市場的實際供求的活動,從而就該證券或衍生工具的價格或交投量營造出虛假或誤導性的表象。市場操控不涉及內幕消息。
舉例來說,當某人故意買入某隻低價股票,從而營造出對其股價有利的誤導性表象,致使股價升高,吸引投資者追捧。有關人士其後再將股份高價出售。當有關消息被證實為虛假時,股價便會大幅下跌,使追捧的投資者蒙受重大損失。
如何合法地做股票?筆者有個北京朋友張總,他是資產管理公司老總,手頭很多項目,他做港股的一種手法是,先買入目標上市公司股份,約晤該公司的管理層,成功的話則注入項目,坐等手頭股份升值。
張總的做法,講起來有點理想化,實際操作當然複雜很多,至於會否被監管當局定義為內幕交易的關鍵,在於買入股票的時間及方式、項目注入的資訊是否足夠透明等。
另一個例子是筆者的另一個朋友C君,不是很熟但挺欣賞他的做法,前幾年他重倉大新金融(440),其後在不同場合倡議大新系資產重組、賣資產、派特別息,總之就是參與推動大新金融釋放價值,這種做法也是做股票的一種。
印股票:做「莊」擁控制權
印股票,指的是自己經營一盤生意,做大做強上市。從初創企業,引入天使投資人,到A、B、C輪融資,再到掛牌上市,企業增資擴股與印鈔票無異,因而稱之為印股票。
有些金融圈中人做Deal做累了,也會想不再總為他人做嫁衣裳,想自己印股票,只是金融圈中人轉身做實業並不容易,最後淪為啤殼的機會高。
餐飲、夜場、美容、傳媒、生活百貨、專業服務、證券行、財務公司等,都是近年金融圈中人印股票的熱門行業。只是數數港股相關股票,你說出過哪幾間好公司?
印股票與做股票的分別在於,前者是大股東,擁有上市公司控股權,後者是輔助性質,合夥人性質。
印股票與炒股票的分別則在於,前者是做莊,後者是做閒。再打個比方,如果一班銀行家向李兆基與李嘉誠推銷Accumulator(累計期權),李兆基考慮的可能是不是賣人情買點,李嘉誠則可能會說,不如我來設計產品你來幫我賣。
概而言之,炒股票、做股票與印股票是三種不同的思維,並不是說印股票一定最好,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比較優勢,找出並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這點是關鍵。沒有最好的投資方程式,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方程式。
蔡清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