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教育中心主席黃天祐(圖右)認為年輕人較年長受訪者有不同的生活體驗,因此退休要求不同。 記者 林展鋒攝
【香港商报网讯】投資者教育中心去年進行「財務健康調查」,受訪者估計退休儲備平均需要632萬元,逾半預計年過65歲退休年齡後仍要工作,才可應付退休需要,同時發現港人在個人儲蓄和投資管理方面準備不足,大部分為90後,另僅15%的受訪者有信心有妥善的退休規劃。 香港商報記者 林展鋒
該調查在去年5月至6月進行,以網上問卷收集了1303位年齡由18歲至49歲香港人有關財務健康狀況的數據,受訪者估計退休儲備平均需要632萬元。
不同年齡層對退休儲備的要求各有不同,在1968年至1970年出世的70後受訪者中,有32%認為退休儲備少於200萬元;29%預計退休儲備為200萬元至500萬元;23%預計需要500萬元至1000萬元,只有16%該年齡層的受訪者認為退休儲備需高於1000萬元。80後受訪者對退休儲備的要求大致相若,但在90後的受訪者當中,卻有52%認為對退休儲備的要求少於200萬元。
盡早訂立理財目標
投資者教育中心主席黃天祐指,年輕人對生活有不同體驗或要求,因此與較年長的受訪者比較,會有不同的退休要求。但他提醒,退休生活可以長達20至30年,要維持現有的生活質素,一般需要多年時間去準備所需的退休儲備,因此建議年輕人現階段因應人生中不同階段,訂立相應的理財目標,並盡力賺取最大財富。
調查又指出,90後要維持收支平衡有難度,亦較容易缺乏財務目標及定期儲蓄的習慣,超過三分一表示沒有投資經驗。在該年齡組別中,近四分一的受訪者花費超過80%收入,有40%缺乏理財目標,另有35%須依賴父母解決緊急的財務狀況。
至於80後受訪者的理財能力普遍較佳,54%有制訂理財計劃,並有清晰步驟實現理財目標。然而,他們的財務負擔較其他組別沉重,47%肩負債務,有26%有按揭貸款。尤幸他們懂得未雨綢繆,約70%表示即使缺乏穩定收入來源,仍有應急儲備足以應付6個月的開支。70後或以前的受訪者一般有較豐富的理財經驗,但不一定有較好的財務狀況。該年齡組別中有近29%的受訪者花費逾80%收入,13%缺乏應急錢。
過半市民缺投資知識
另外,調查發現53%受訪者在缺乏足夠投資知識的情況下進行投資,大部分為女性受訪者,另有14%受訪者沒有投資經驗,尤以90後及學生為主,只有33%受訪者同時具備投資經驗及知識。
投資者教育中心總經理李博衛(David Kneebone)表示,雖然香港在全球經濟體當中具有較多的投資知識,但仍有不少市民會在聽取單一意見後便下決定,沒有了解該投資工具的特性。他建議市民作出投資決定前,應尋求多方獨立意見。
李博衛又透露,投資者教育中心將聯同各監管機構於3月份舉行第二屆「香港理財月」,主題為「計劃『你』財,成就未來」,目標為學生、在職人士、退休人士,以及以外籍家庭傭工為主的弱勢社群,中心月內將舉辦活動協助市民掌握必要的理財知識及技巧。
【小知識】妙計助90後儲蓄
從投資者教育中心的調查所見,不少90後都缺乏理財知識,不少更成為「月光族」,戶口每月歸零,一旦出現突發事件及意外,分分鐘苦無應急錢。筆者深明「月光族」不能「忍手」消費之苦,因此建議各位可以在「出糧日」時先儲下人工的10%至20%,實行「先儲錢,後消費」。最好每日記錄收支預算,以防每月開支高於剩下的預算。
記錄收支預算
事實上,坊間有不少工具協助市民理財,其中投資者教育中心自成立以來大力推廣理財知識。該中心去年研發了一個記錄收支預算的手機應用程式,用戶下載該程式後,只需設定每月預算,輸入收入及儲蓄目標,再為每項開支作預算後,就可以每日記錄實際開支,時刻留意預算及實際開支,就能及早調整消費開支。
投資是理財的重要一環,90後不能忽視。投資者教育中心兩年前推出「錢家有道」網站,網站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各種投資工具的特性及風險,包括股票、債券、商品等,當中更解釋了不少財經專業名詞,可說是投資界的「維基百科」,90後學習投資時不妨細閱網站內容。林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