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中國科技發展邁大步

2018-03-23
来源:香港商报

   凌昆

  中國經濟發展重點正由增量轉向提質,且要更重視創新驅動模式,這些將是中國進入新時代及建設現代化強國的最基本策略和政策指針。

  三個第一三大優化

  習近平在參加全國人大廣東代表團的討論時提出了「三個第一」的說法,指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可謂與鄧小平曾說過的發展是硬道理和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前後互相輝映。習近平進一步指出幾點:一、沒創新驅動舊動力不能轉新,中國便不能真正強起來,而只能大而不強。二、做強靠創新及人才,這兩方面的體制改革將是今後改革重點。三、人才在報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中國的向心力和吸引力也更大。在利用人才上又要本土海歸並行。

  這便清楚說明中國要強大的基本在創新,而創新的基本在人才,故中國必須在這些方面下苦工提升效率,做到才無不用才盡其用。中國在創新上已投入不少,過去主要是國家通過院校及國企投入,和通過國家項目如太空、核能及軍工等方面來拉動,但現時已發展到國家與社會特別是民企並肩齊進各有分工各擅勝場。今後的科研體制改革應側重於如何引導資源如資金及人才的投向,並使投入能最快及最大程度地產生效益。此外,還勿忽略由科研成果到商業化這個關鍵環節,能否取得經濟效益就看這裏做得怎樣。總括來說:今後在科技及人才管理方面,必須做好用才優化、投向優化和產出優化等「三大優化」的政策工作。

  為優化投向必先做足技術評估及技術發展規劃的工作,為投向決策提供科學客觀的基礎。當年筆者在海外政府部門工作時研究高科技發展政策,接觸到日本政府的科技發展藍圖,對其細緻深入的科技評估及規劃印象深刻,明白上世紀70及80年代日本科技及相關產業能迅速崛起殊非偶然。又發現星洲政府亦學日本,同樣有很好的科技評估規劃,故能以彈丸之地躋身具有先進產業國家行列。日本在組織企業趕超上也有好範例,如為追趕美國在大型集成電路方面的發展,便把當時六大電子電腦企業分成兩組聯合攻堅而終有成。

  改變中國 改變世界

  為優化產出,要把基本研究、應用研究和實際應用等上中下游環節緊密聯繫。中國在這方面現時一大利好便是大量優質民企冒起,不單在個別技術領域有良佳表現,還能緊貼市場急市場所需,成了有效的技術成果及市場需求中介。例如阿里巴巴等網企,便通過線上線下互動及人工智能改造線下經營方式,老行業得以更新而新科技得到應用。基於圖像識別的刷臉等技術應用亦日趨廣泛,有時用法更出人意表。

  說到底人才是科研創新最根本及關鍵因素,人的因素第一,以人為本是金科玉律。中國人本就聰明靈活,再加上量多,從潛力計基本上是天下無敵:數據顯示每年有逾700萬大專生畢業,具技術及專業能力人士則以億計,只要用好這些資源,科技很難不大進。還有一大優勢是這個人才大池子是在一國之內一個文明之中,相互作用更強,令數量優勢通過乘數效應再加以放大。

  人才開發最重激勵機制。在過去,中國很重視精神激勵,許多老一輩科學家都抱有科技報國之心,即使環境艱苦仍堅持為國效勞。現時情況有變,在中國工作回報不俗,甚至有時高於海外,包括薪酬好優惠多(如居住、醫療以至子女教育等),更重要者是發展機會大,海外已少有如中國能大舉投入科技發展的地方。何況現時投入相對GDP及國力在國際比較上還是偏低,中國科技發展還只在初步階段,前景更為亮麗。

  中國科技發展在未來十年內不單將改變中國,還將改變世界。過去40年,中國在改革開放推動下發展出人意表,未來在科技創新驅動下,發展形勢將更難預料。目前中國要按習主席定下方針做好工作,將來還要學習適應由此締造出來的新天地,中國及人類文明發展將要進入新階段。作為科學工作者,更應慶幸生得逢時,要有歷史使命感,好好把握黃金機遇,特別是要如習主席所言,把個人的利益與發展融入國家的利益與發展中,才能趕趁大潮,踏浪前進。

[责任编辑:蔚然]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