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1

背离霍华德,澳大利亚注定碰壁

2018-05-09
来源:环球时报

  最近两年中澳关系时有波折,已经影响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福祉。澳大利亚企业界、政界和学界一些人士对此进行了深刻思考,指出澳大利亚政府上了美国的“当”,当了美国对华战略试探的“炮灰”。澳大利亚究竟是被美国政府“玩弄”,还是“周瑜打黄盖”,局外人很难判断。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即当年霍华德总理为澳大利亚定下的对华外交政策值得肯定,对现在仍有启发性,澳大利亚的现时外交政策取向需要做出调整。

  一国外交政策可以千变万化,但不应背离服务国家利益的宗旨。澳大利亚过去两年来对华外交政策的变化显然有违这一宗旨,过分强调并不符合客观事实的“中国威胁”。“中国威胁论”始于冷战甫毕的上世纪90年代,盛于中国崛起轨迹明确的21世纪初。只是近年来,美国政界、军界和学界不少人士罕见地将中国的“制度与意识形态威胁”提到首位,而将安全和经济威胁排到其后。中国真的在这些方面对澳大利亚产生威胁吗?

  首先,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是一国历史和文化积淀的产物,若无特殊情况,它国很难输入,即使输入也难落地生根。西方国家在过去两个世纪里在全球各地输出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而鲜有成功,就实证了这一输出的困难性。日本和德国若非战败而被武力改造,恐怕也难以获得西方希望的结果。

  中国的制度和意识形态同样植根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其或然性和更多的必然性。中国政府和人民并不认为自己的制度和意识形态是“历史的终结”,需要在全球推而广之,而是意识到中国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思想解放与革新,继续探索、发展和完善中国的制度。因此,中国承诺不输出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并建议到中国取经的发展中国家领导人不要照搬中国的经验,而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有鉴于此,不应臆想中国要向澳大利亚输出制度和意识形态,澳也不应人云亦云地将中国的制度视为必然威胁,而应对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改革冷静观察、理性思考,选择性借鉴,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其次,中国的国防建设本质上仍是防御性的,根本无意挑战美国的全球军事霸权,更遑论威胁美国及其军事盟国的安全。澳大利亚一些人的担心,在明眼人看来纯属杞人忧天。

  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华德2005年到访华盛顿时,曾对美国各界客观分析过中国国防现代化的动机,认为中国意在保护其日益广泛的利益。时任外长亚历山大·唐纳在澳大利亚主流媒体发文,剖析中国无意入侵澳大利亚的战略研判。正是基于这些研判和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霍华德政府才果断改变澳大利亚“背向亚洲”的外交策略,寻求符合澳大利亚根本利益的平衡外交战略。霍华德总理本人也因此被誉为“真正的政治家”,赢得广泛尊重。

  最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对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不是威胁,而是发展与繁荣的机遇。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明确指出中国的经济繁荣不是威胁。霍华德总理2005年访美时曾专门发表讲话,指出中国的发展对西方国家不是零和竞争。陆克文总理在中澳建交40周年的讲话中,更是赞誉中国的经济发展是澳大利亚过去数十年间幸运避免其他西方国家未能幸免的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

  时至今日,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贸易额早就超过了澳美、澳日贸易额之和。澳大利亚每年人均向中国出口13吨铁矿石、2吨煤。中澳日益拓展的经贸合作助力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带动了澳大利亚经济的持续繁荣,更造福两国人民。

  上述分析仅是中澳两国关系的一个缩影,但它深刻表明澳大利亚的外交政策取向已经背离澳大利亚的根本利益。霍华德总理之所以被誉为“真正的政治家”,就在于他能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外交策略。现在,恰恰又到了澳大利亚调整对华政策的一个重要时机。(作者:于镭 聊城大学南太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北京外国语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