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0

A股將重塑MSCI新興市場指數

2018-06-01
来源:香港商报

 

        A股正式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代表中国股市国际化迈出新步。资料图片

  編者按:A股正式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鉻基亞洲(Matthews Asia)發表由基金經理Andrew Mattock的專題報告指出,在可預見的未來,若內地A股全面納入為MSCI地區指數中,屆時 A股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比重大增,意味不久將來,中國股市將同日本股市一樣,成為獨立資產類別。

  國際上許多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投資仍然不足。中國目前約佔MSCI新興市場指數31%比重,一些投資者以為他們透過新興市場的投資配置,對中國股市便有足夠的參與。然而,投資者往往僅將整體投資組合的10%配置於新興市場。結果中國市場可能只佔一些環球分散投資組合的1%至3%左右。更重要的是,許多主動式的新興市場基金經理,持有的中國股票相對低於基準指數,因此投資者在中國的投資可能比預期中更少。有鑑於中國的經濟規模可能在十年內超過美國,許多投資者或有需要增持A股 ,以符合投資組合的長期目標。

  中國成亞洲最大創投市場

  在今天的中國,無論是創業投資(創投)、新股上市抑或企業信貸融資,都吸引了大量的資金流入。單是在2017年,中國便吸引了380億美元的創投資金,僅次於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創投市場。珠江三角洲便聚集了大量中國本土市場的初創公司。中國的創新熱潮,再加上中國破紀錄的專利申請以及私營企業的研發支出日益增加,均是本地創投投資背後的推手。

  指數供應商MSCI將中國股票(即A股)分階段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今天MSCI正式將234隻大型A股納入指數之中,由於A股目前的總市值達到7.5萬億美元,假以時日,MSCI將會逐步納入更多的A股。以目前的市值計算,一旦MSCI全面地納入大型A股--即使只引用現時相當有限的A股名單,中國股票於MSCI新興市場指數日後的比重預料將達到42%。

  在可預見的未來,若A股全面被納入地區指數之中,很可能會重塑這些指數的內容。例如在未來五到十年,中國股票於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佔比可能會超過50%。屆時由於中國佔去了指數的最大,該指數有可能需要更名,又或者需要重組,將中國排除在外。這意味中國股市將如日本那樣,有望成為獨立資產類別,而這種變化也會影響機構投資者的資產配置模型。對於擁有10年或以上投資目標期的投資者而言,現在增加投資中國的配置,有助他日後將投資組合過渡到常用的基準指數。

  由下而上投資策略最重要

  中國內地經濟快速增長,意味中國股票在全球基準指數中將擔當更重要的角色。對投資者來說,既帶來機遇,又涉及一定風險。追蹤中國股票指數,往往偏向一些大型公司,因為指數基金或交易所買賣基金(ETF)以加權方式操作,為投資者帶來了集中性的風險。一直以來,新興市場和中國新興市場和中國股票基準指數均具有重大的股票集中性風險。在2000年代的中後期,指數由國有銀行所支配,便是例子之一。但到了今天,私營科技企業則成為指數中的最大成分股。

  MSCI目前將中國公司治理實踐,評為與所有國家世界指數(All Country)的中位數一致。即使在發達國家市場中,治理問題仍會偶爾困擾投資者。主動式管理的一大好處,是能夠審查企業治理結構,對於中國這些快速增長市場尤甚。

  此外,A股市場仍然由散戶主導,相對於由機構投資者主導的市場,散戶主導的股市波動性更高。投資者要了解到國有企業與私營企業的分別,私營企業在分配資本和為股東創造回報方面,通常做得更好。主動式策略方能決定投資於哪些大型股、哪些私營企業哪些國有企業最前途。因此,我們認為投資在中國時,由下而上的投資策略至關重要。

  公司管治至關重要

  以主動策略來選股,有助管理如中國這些市場的風險,因為中國本質上仍然是個低效的市場。我們認為在討論風險管理時,公司治理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因為許多風險乃源於公司層面的治理監管薄弱。有關重要問題包括:誰是公司的實際持有人?管理團隊在創造股東價值方面有何往績?公司的利潤或營運資金周轉,與同儕是否有明顯分別?現金流與盈利是否相稱?公司是否在帳面上擁有大量現金、但從現金中賺取低於市場的利息收入?供應商和客戶的回應,是否印證了公司在其公開報告中的說法?

  專門投資配置於中國,有助投資者微調和重新配置他們在這個全球增長最快的經濟體的比重,同時改善分散環球投資。中國股票與美國和EAFE(歐洲,澳洲和遠東) 等投資策略一樣,也可以成為投資者長期持有的核心投資組合。展望未來,我們預計中國的收入增長將越來越受創新和消費型行業所主導。隨中國中產階級消費力不斷增強,醫療保健、旅遊休閒和消費服務等行業,在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將發揮更大作用。因此,我們認為要捕捉中國經濟增長未來,透過專門投資配置於中國股市,並以主動策略,是比較有效的途徑。

  Andrew Mattock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