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

神經外科機械人料2年后進入臨床研究

2018-06-14
来源:香港商报

  港大科研團隊開發世界上首個在磁力共振掃描器內做雙邊深腦神經外科手術的機器人。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周偉立報道:目前治療腦部疾病,其中一個方法是做深腦外科手術。香港大學與中文大學早前合作,花了5年時間成功研發出全球首個在磁力共振掃描器(MRI)頭部線圈內做雙邊深腦神經外科手術機械人,能如GPS導航系統般,實時提升柏金遜症等手術精準度,料最快2年后進入臨床研究。

  可提升手術精準度

  港大工程學院助理教授郭嘉威帶領的港大機械工程團隊最近開發出了一套神經外科機器人系統,是首個能在磁力共振掃描器(MRI)頭部線圈內做雙邊立體定向手術的手術機器人系統,并與香港中文大學外科學系腦外科組陳達明和潘偉生合作完成臨床前驗證。

  郭嘉威介紹,深腦外科手術以刺激特定範圍的腦細胞,例如使用深腦立體定向腦神經外科手術,利用外科定位系統精確瞄準頭顱內微小的手術目標定位,再輸送藥物或電子信號等,故需要極高精準度,有助恢復神經細胞的正常活動,而為了避免對周圍重要的腦部組織造成損傷,病人須事前進行MRI。

  陳達明透露,目前深腦手術裝置使用的電壓馬達會為MRI儀器帶來干擾,影響圖像質素,故醫生只可依靠術前照的MRI圖,不能邊照MRI邊施手術確保位置準確,加上因打開病人顱骨后,腦液流動或會令大腦組織移位,為肯定放置電極的位置準確,病人經局部麻醉仍須保持清醒,讓醫生觀察反應,期間病人須承受巨大心理壓力。

  不過是次團隊設計遙距操作系統由液壓推動,不會干擾MRI,病人亦不須保持清醒,手術中儀器更可每秒拍40張掃描圖像,加上機械手臂可同時於左右大腦施手術,縮短手術時間,機械人中有三維追踪標記等,有可能將手術時間由目前的8小時縮短至6小時。

  團隊花5年時間開發

  郭嘉威指,這系統的成功代表腦部手術能朝着更安全、更準確和更有效的方向邁出重要一步。研究團隊亦相信這個機器人系統的核心技術能廣泛應用於其他可以用MRI導航的手術,團隊花了5年時間開發技術,現正於臨床前實驗階段,計劃下一步進行臨床研究,以確定相關系統的功效,相信最快兩年后進入臨床研究。

  這手術機械人近日在國際最大型頂尖的機器人學術會議,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2018國際機器人與自動化會議(ICRA)獲頒「最佳會議論文獎」,以嘉許工程與醫學的合作貢獻。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