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泉州社團聯會會長 葉建明
第46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得獎者慶祝酒會近日舉行,香港參展者以驕人的成就載譽歸來。
「日內瓦國際發明展」被公認為全球最具規模的發明展覽之一,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瑞士聯邦政府及日內瓦市政府舉辦,旨在展示全球各地各種創新發明品。在展覽會上,所有發明都會經由全球85位專家所組成的評審團進行專業評審。今年的「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吸引了來自40個國家及地區、超過820個參展單位參與,數目是歷屆之冠。北大、清華、浙大、格力等高校和企業組成的內地代表團,攜帶80多個項目參展,獲得評審團特別嘉許金獎共5項。
香港發明創新總會今年4月率領15家香港機構和大學,攜帶98個項目參加第46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在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大約1000個參展項目中,香港贏得了最高榮譽的全場總冠軍、5個特別大獎、25個評審團嘉許金獎、48個金獎和25個銀獎,共100多個獎項。其中由香港理工大學研發、能有效減慢兒童近視加深的眼鏡片,一舉奪得全場總冠軍、一項特別大獎和評判團特別嘉許金獎。如此成績,相當喜人,值得舉杯慶賀!
官產學研須共同合作
香港創新科技近來成果豐碩,僅以香港大學為例,該校最近面世成果既有首次利用成體幹細胞培養成熟的呼吸道類器官,也有以光驅動的新材料,用於救援和醫療。建成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香港條件優越。香港的世界級大學一直被引以為傲,無論是數量還是實力不輸任何一座大城市。但是,香港努力了20年的創科夢卻遲遲未能實現,是時候找短板和補短板了。
一直以來,人們把創科不能發展歸咎於房地產獨大。仿若印鈔機一般,價格日日上漲的房地產業的確一直在吞噬創業夢。靠磚頭就能賺大錢,當然不會冒極大的風險投資創新產業。但是,這只是問題的一方面。
我們來看看一組數據:全球知名風投調研機構 CB Insights在2017年9月底發布了「全球獨角獸公司榜單」(10億美元以上新的科技企業),從2013年到2017年9月底,新增獨角獸數量,美國127家,中國59家,英國12家、印度9家、德國8家。在中國59家獨角獸之中,沒有一家是香港的。
科技部發布的《2017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為城市提供了一個排名。164家獨角獸(2007年之後成立),香港上榜4家,位居第六。高居第一、第二的北京、上海分別為70家、36家。位居第三、第四的杭州、深圳分別為17家、14家。香港只是與武漢(5家)、廣州(3家)、天津(2家)等一起處於第三梯隊。
164家獨角獸企業,總估值6284億美元(約5萬億港元)。杭州17家獨角獸估值1419.4億美元,佔164家總估值的22.6%,平均每家83.5億美元。然而,香港的四家獨角獸比如我來貸、LALAMOVE(啦啦快遞)等估值60.6億美元,平均每家15億美元,只佔不到1%。香港的獨角獸數量少、科技含量稍欠。
分析創新科技的要素,以及發達國家和地區創新科技的經驗,我們注意到,就美國硅谷的發展而言,是產學研三要素的完美配合。帶來美國硅谷崛起的斯坦福科技工業園區,1951年成立之初的宗旨就是一個產學研高度融合,以實現科研成果產品化、市場化或以高科技改造傳統工業為目的。而東京灣區創新科技的發展,得益於產學研+官,官方的支持成為大東京地區創科發展的巨大的推動力。
從香港來看,過去囿於「小政府、大市場」的觀念,政府更多是屬意於以市場無形的手來解決問題。事實已證明此路在香港行不通。好在政府痛定思痛,亡羊補牢,成立創新及科技局,有應科院等政府研究團隊以及支援中小型創新企業的機構,特別是特首林鄭月娥在第46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得獎者慶祝酒會上表示,要成功推動一個地方的創科發展,除了產、學、研、用之外,還要加上「官」,即是政府的參與和推動,更是明確特區政府在創新科技上的角色,以及特區政府對推動創科發展的決心和承擔。
那麼,香港還有哪些短板亟需彌補呢?據一些研究人員介紹,香港創新科技成果雖然不少,但成果轉化還有一定障礙。有的研究人員需要自己去「推銷」,這實在費了他們很多的精力。香港缺乏將成果轉化為產業的機制,以及相關的科技中介,乃至實現成果轉換的大型企業。
香港發展創新科技中心,產、學、研、官缺一不可,最終目標還是產與用,而這正是香港的「阿喀琉斯之踵」,是香港獨角獸少的一個原因。但是,眾所周知,大疆無人機、雲州無人船、商湯科技的人工智能,源頭都在香港。大疆在深圳落地,雲州在珠海發展,商湯北京、香港都有公司。
善用大灣區效應
有人歸結為香港土地貴、成本高。是的,能夠留在香港轉化成果,實現本地生產的高附加值企業一定會少之又少。但是,我們是否可以放開思路,借鑒改革開放之初的做法,類似前店後廠那樣,香港以研發為主,成果轉化和生產,放到大灣區。兩地權益共擔,利益共享。既保證研發的成果進入市場,也保障香港社會乃至香港研發者的經濟利益。這樣的情況並非不可能。在未來40年的改革開放中,大灣區實現體制機制的創新是可以期待的。特別是香港即將迎來「一小時生活圈」的「同城效應」,相當於研發和生產都在灣區內,完全具有現實的可能性。
但是,有一個關鍵的前提,那就是需要觀念的轉變,不要畫地為牢,坐困愁城,把自己困在深圳河以南。身體跨過深圳河容易,一張回鄉證就可以搞定,但心理上的「深圳河」能否跨越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