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士
端午節後的幾個交易日,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波動,一度跌破了6.50關口,全周中間價也下調了498個基點,跌幅為0.77%,創年初以來最大跌幅,引發了外界對人民幣匯率可能快速貶值的擔憂。
在美元走強之際,人民幣匯率最近兩個月的貶值幾乎抹去了進入2018年以來的升幅。本輪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走低,當中主要受美元指數走高和中美貿易衝突的影響。進入4月以來,美元步入新一輪上行,受美債收益率攀升以及美聯儲表態應保持漸進加息步伐的支撐,美元指數最近觸及11個月高位。此外,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要對中國250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中國則不甘示弱立刻警告將進行等量反擊,投資者擔憂世界第一第二大經濟體之間可能爆發大規模的貿易戰,國際金融市場大幅波動,避險情緒升溫,導致美元階段性急升,全球貨幣普遍兌美元呈現弱勢。
匯率戰站不住腳
比較明確的是,這輪人民幣匯率的走勢由市場決定的。既然是市場行為,那種認為中國主動讓貨幣貶值來應對美國對中國出口產品加徵關稅的觀點就站不住腳了。中美兩個大國的貿易衝突,最好的辦法仍然是通過談判來解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快速貶值並不利於解決中美貿易之間不平衡的問題。一方面是淨出口國家匯率的貶值更多提振出口,另一方面是當市場恐慌情緒出現時,作為避險貨幣的美元會繼續升值,更加影響美國的出口競爭力,這就使得中美的貿易逆差進一步擴大,甚至有可能步入惡性周期。
不過,市場仍然擔心中美貿易戰的戰火最終會向匯率戰的方向蔓延。但目前的跡象顯示,中國無意於讓匯率貶值來獲得貿易上的優勢,這也是美國政府一直難以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的原因所在。理論上而言,人民幣匯率的貶值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出口,但匯率過快貶值可能引發金融市場的動盪,從而加速資本外流的速度,對內地經濟形成非常不利的局面。這是有跡可尋的,2015年底和2016年的兩波匯率大幅貶值曾令中國經濟一度陷入被動,穩定匯率成為當時防範金融風險的重要一環。所以,在中美貿易戰升級之際,中國主動發起貨幣戰的說法難以讓人信服。
不存在貶值風險
從以往的案例來看,金融市場對於人民幣匯率貶值的關注度往往比升值要高得多,匯率貶值往往被外界認為是中國經濟不好的一個象徵,但實際上中國的經濟基本面並沒發生改變,中國經濟的韌性決定了人民幣匯率不存在大幅貶值的穩健基石。儘管市場對人民幣貶值的擔憂一直存在,但只要中國的經濟基本面沒有惡化,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年底破7的概率就不大。儘管美聯儲在年內仍有兩次加息的可能,但美元指數的走勢仍有待觀察,強勢美元不僅不利於美國經濟的運行,也會令美國的貿易不平衡問題愈發凸顯。貨幣政策層面而言,雖然中國目前實施了新一輪的降準,但降準釋放的流動性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並不會促使匯率進一步轉弱。總而言之,年內人民幣匯率的走勢仍會是以雙向波動為主,具體將跟隨美元指數的波動而變化。中短期而言,人民幣匯率並不存在大幅貶值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