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副系主任容启亮教授为嫦娥四号开发“相机指向系统”。
【香港商報网訊】昨日凌晨2時2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香港理工大學有份參與「嫦娥四號」計劃,以創新的月球地形測繪和地貌分析技術,仔細研究航天器着陸點的地理特徵。
「嫦娥四號」是全球首次以降落在月球背面為目標的航天任務,為這枚探測器選擇具有科學價值的安全着陸點,是今次探月工程的主要任務之一。
研找月球背面安全着陸點
理大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副教授吳波博士領導的團隊,獲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五院)資助,自2016年3月開始進行研究,從不同的資料來源蒐集了大量的月球遙感數據,為「嫦娥四號」的可能着陸區位處月球背面的南極艾特肯盆地的西北部--創建一個高精確度及高解像度的地形模型。團隊又詳細分析了該區域的地形坡度、地形對太陽日照遮擋和對中繼衛星通訊遮擋的情況、撞擊坑分布、岩石分布及該區域的地質歷史,有助團隊就選取着陸點提出可靠而具實證基礎的建議。
理大相機系統助拍攝月背
理大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副系主任容啟亮教授也參與了這一項歷史性任務。他帶領的團隊和五院為「嫦娥四號」共同開發了「相機指向系統」。該系統重2.8千克,長85厘米、闊27厘米、深16厘米,安裝在「嫦娥四號」着陸器的頂端,能夠垂直移動120度,並可以左右旋轉350度。它要協助拍攝月球圖像及幫助控制中心指揮月球車的活動。這個先進的太空儀器要能承受極大溫差,及在月球引力(即地球地心吸力的六分之一)下正常運作。
自從國家在2007年開展探月工程以來,「相機指向系統」是首個由香港製造及開發,並獲國家採用參與探月計劃的儀器。該系統由理大工業中心精心研製。
理大兩團隊參研登月探索火星
理大的專家團隊多年來一直致力支持國家的月球任務。容啟亮教授及其團隊開發的「相機指向系統」於2013年「嫦娥三號」升空時首次獲國家採用,該儀器在航天器陸後按計劃順利運作,證驗了其功能和表現能通過嚴格考驗,完全符合該任務的要求。
兩支理大科研團隊也參與未來「嫦娥五號」登月任務和內地首次探索火星的任務,繼續為國家的太空探索計劃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