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昨披露,2018年香港初創企業已超2600家,按年升18%,成為世界增長最快的初創系統之一,位列全球第五。近年香港致力於發展創科,鼓勵創科企業和人才落地,初創企業快速發展壯大,正正是大力支持的成果。
創科發展於港重要性不必多說,近年香港在若干有關競爭力的排名榜上名次下跌,最主要原因便是創科落後。本屆政府上台以來,銳意進取,出台多項措施推動創科發展,包括為大學研究基金額外增資200億元,為科學園和數碼港撥款支援進駐企業,為企業研發開支提供稅務扣減優惠,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計劃」等。這些舉措已見成效,初創企業開始快速增長,根據投資推廣署的年報,在2015年時香港初創企業只有1600家,而到了2018年已增至逾2600家。
不僅初創企業數量增多了,創科領域的人才亦在增多。在2600多家初創企業創辦人中,近四成來自內地、英國或美國等其他地區,逾六成是港人,這可謂本港創科發展的另一大成果,亦是動力。因為制約香港創科的一大主因便是人才缺失,香港過去產業結構單一,大部分人都湧進了金融、服務行業,而願意投身創科領域的卻寥寥無幾,縱使本港大學培育出眾多創科人才亦都紛紛棄港而去。但最新數據卻讓人看到了可喜轉變,不少其他地區的創科人才選擇來港創業,特別是許多港青開始積極進入創科行業,這不僅為香港年輕人創造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對於本港創科人才儲備和教育來說,亦具有很大推動效應。
香港創科快速發展,既得益於港府大力投入支持,也得益於本身所具備的良好條件和基礎。香港在創科人才和研發上具備絕佳優勢,擁有多所世界知名高等學府;而且,國際金融中心、同股不同權上市規則的改革,又能為初創企業融資提供便利條件。政府應繼續鞏固優勢,持續為大學及研究機構增資以鼓勵研發和人才培育;亦要利用好金融中心優勢,成立更多創投基金幫助初創企業孵化、培育乃至融資。同時須看到,香港創科亦面臨很多制約和不利因素。第一項便是土地,香港空間小、租金高,需設法幫助初創企業解決辦公場地這個難題。現時,香港初創企業主要集中於科學園和數碼港,未來還有落馬洲河套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為了鼓勵更多創科企業,港府實須覓地開闢更多創科基地。另一項不足便是創科產業化,這也導致港初創企業中很少能成長為「獨角獸」,目前大家較熟悉的只有商湯科技、GoGoVan等幾家,故此更須加強產業化,這方面可與大灣區合作,將香港研發優勢與灣區廣東產業優勢結合。最新例子便是本港初創公司「路明科技Lumos」將總部設在香港,但生產則選擇具有成熟生產線和供應鏈的深圳,其研發出的智能單車頭盔在去年獲評「50大最佳發明之一」並在多家蘋果店發售。
香港創科發展氛圍正濃,步伐加快,港府要創造更多有利條件,助力香港初創企業茁壯成長,培育出更多「獨角獸」,推動經濟發展,幫助青年成長!
香港商報評論員 趙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