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處理好內地遊客接待問題

2019-04-29
来源:香港商报

   學研社成員 文武

  上周六關注內地平價團擾民大聯盟成員,以及立法會議員梁美芬和陳凱欣,由九龍城政府合署遊行到區內臨時停車場。開放內地旅客到港旅遊,是推進香港與內地融合發展的重要政策之一,為香港帶來巨大的實惠,但同時也在社會上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九龍城區旅巴違泊及非法上落客,導致區內道路擠塞,侵擾當區居民生活,就是一例。特區政府正在推動落實大灣區建設,如果不妥善處理好內地遊客問題,可能會影響政策的落實,故應小心處理。

  九龍城旅巴造成擠塞

  梁美芬指,區內早前發生旅遊巴撞死途人的意外,平日亦有大量旅遊巴違泊及非法上落客,導致區內道路擠塞,要求政府強制旅遊巴停泊停車場,以及在繁忙路段劃雙黃線禁止上落客等。

  過去幾年,香港曾發生多次因政府未能妥善安置內地遊客引發的社會衝突事件,包括上水、沙田等東鐵沿線地區,內地遊客過多,市面的店舖過多地轉為服務遊客需求,而令本地居民的生活受到較大的影響;也包括港珠澳大橋開通後,因未做好本地的規劃和管理,引發的交通混亂,遊客過多擠逼在東涌居民區的問題;以及九龍城的土瓜灣、紅磡一帶,旅巴過多,對當區居民帶來的負面影響等。

  出現這類衝突事件,令一些促進兩地融合發展,促進香港經濟社會發展的好政策社會效果大受影響。許多普通的香港市民,未能親身感受到政策的實惠,先感受到對他們日常生活的負面影響,每日上下班出現交通混亂、堵塞問題,上街購買日常生活用品感到不方便,外出吃飯也須排長隊輪候……好的政策出現不良的社會影響,實在令人遺憾。

  這類問題已經存在十多年,但特區政府至今仍未能從整體上妥善解決,往往採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做法,上水出現問題,就處理上水,東涌再出現問題,就處理東涌,結果是問題此起彼伏,解決了上水,又出現在東涌,現在則輪到九龍城區。

  這與社會的期望明顯存在較大落差,反映出特區政府對情況未有足夠的重視,未能從上層開始,對相關事務作出完整的規劃;亦反映出特區政府未能汲取教訓,在新的大型基建落成、新的兩地融合措施推出之前,事先做好相關配套措施。

  應正視問題作全面規劃

  現在,內地遊客的問題尚未處理好,又迎來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新的政策措施將會不斷推出,香港將前所未有地融入國家的發展,特區政府如仍以過去應對和解決內地遊客來港政策措施的模式工作,肯定不足以應對將來的大灣區建設的需要。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已出台,特區政府正在積極推動落實有關規劃。但推動落實大灣區規劃的關鍵問題,並不只是政府有多少項利好政策措施推出,更需要特區政府能夠帶動市民大眾及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積極響應。

  內地遊客來港旅遊的政策尚未能消化處理好,特區政府又如何令社會各界和市民大眾對參與大灣區建設充滿信心?當尚有一些市民每日的生活要受到內地遊客的影響,生活在困擾之中,又如何讓他們樂於接受其他新的政策措施?又如何可以讓市民大眾積極投入大灣區建設?

  特區政府必須正視內地遊客來港旅遊帶來的負面影響,這不僅僅是旅遊業的問題,也是關係香港與內地融合發展大局的問題。特區政府必須讓好的政策,發揮最好的社會效果,如果未能處理好內地遊客管理不善的問題,將會直接影響社會大眾對於兩地融合的觀感,為香港融入內地發展帶來不必要的阻礙。

[责任编辑:蔚然]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