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相當一部分人低估美國調整其全球戰略和對華戰略的性質和影響,以為特朗普向中國發起貿易戰主要是基於其本人爭取連任的考慮,於是,把特朗普向中國提高2000億美元商品關稅,從10%上調至25%,導致兩國貿易談判觸礁,歸因於美國今年首季經濟表現理想,使特朗普覺得可以向中國施加更大壓力。
美經濟轉差
亦要打壓中國
這樣的幼稚觀點,出自對美國缺乏了解的香港居民尚情有可願,但是,資深美國問題專家持有類似看法,就令人費解。事實上,5月24日美國商務部公布,美國4月資本財新訂單跌幅超過預期,證明美國經濟今年首季在出口和庫存增加的推動下大幅增長後正趨於放緩。而且,美國商務部的報告顯示,3月美國資本財訂單不像之前公布的強勁。製造業約佔美國GDP的12%,既面對訂單減少,又要消化庫存。過去兩個月出貨疲弱,意味着製造業快速萎縮。
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能不能為美國經濟添彩?答案是否定的。5月23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表報告稱,採用勞工統計局從中國進口商品價格的數據所做研究發現,由關稅造成的成本上揚,基本上全部由美國進口商承擔。加徵關稅後,美國產品進口價升幅與關稅加幅一致,部分產品關稅,如洗衣機,由美國消費者承擔,其餘部分進口商透過降低利潤來消化。特朗普威脅將對額外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加徵關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果如此,則美國企業可能將額外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引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報告的有關觀點,不是說中美貿易戰對中國沒有損害。從經濟角度看,貿易戰沒有贏家,只是雙方的損失誰更大一些。筆者在這裏只是企圖說明一點:如果美國經濟形勢對特朗普對待中美兩國貿易談判的影響舉足輕重,那麼,美國正在變差的經濟表現應當推動美國主動返回談判桌。
中國政府已經亮明底線:中國不可能簽一份不公平的協議。公平取決於三點:一、雙方取消全部加徵的關稅,而不是美國單方面對中國部分輸美商品保留加徵關稅;二、美方要求中方增加進口美國商品的數額必須合理,而不是任由美國獅子大開口;三、協議條文必須體現兩國平等,而不是由美國來教訓中國做什麼不做什麼。特朗普能接受中國的底線嗎?能,就繼續談,而且很快能夠簽訂協議。不能,就免談,徒費時間和精力。答案,其實已經寫在牆上。
香港必須同國家在一起
有一種天真的說法:如果中方接受美方提出的協議文本,那麼,華為就不會遭受美國封殺。且看美國封殺華為的手段和部署如何無情和環環相扣,就明白那樣的說法不是太過天真便是太過蠱惑。
華為創辦人任正非最近的一系列公開談話,引起全球輿論高度關注。其中十分重要的一個信息,是華為領導人具戰略遠見,早在2004年就開始為總有一天在山頂與美方遭遇而被對方打壓做準備。
而今,2019年6月,我們也應當設想中美關係在15年後將是怎樣的局面?15年後,中國即將邁入2035年。如果順利,中國將實現中共十九大提出的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中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將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
美國會允許中國順利實現到2035年的發展目標嗎?否。無論未來19年美國經濟是盛是衰,美國兩黨的共識是必須全面遏制中國以確保美國永遠領導世界(這是美國現任國務卿蓬佩奧的言論,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在任內提出的是美國還將領導世界一百年,而美國前任國務卿希拉莉的說法是21世紀是美國的亞太世紀。)。
因此,香港作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必須認清中美較量的長期性、複雜性和艱巨性。不要被美方關於取消《美國—香港政策法》的恐嚇弄得團團轉。《美國—香港政策法》被美方取消不是沒有可能,香港無可避免必須也必定同國家在一起。
特區現屆政府面對中美關係戰略性轉變,所承受的挑戰和考驗之大,是前四屆政府都未曾遇到的。因此,愛國愛港政治團體和政府必須相互加大支持力度。
周八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