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華5年多來,走過“至暗時刻”的特斯拉,終于交付國產特斯拉Model 3,終于離成功又近了一步。
【香港商報網訊】近期,好事接踵而至。年前,12月26日,特斯拉總市值一度達776.75億美元,創歷史新高點。緊接着首批國產特斯拉Model 3,在上海超級工廠成功交到用戶手上。在車市寒冬中成為一抹亮色,這意味着Model 3離量產不遠了,同時也意味着上海超級工廠產能進入了新階段,無疑將對整個產業鏈產生利好,带動新一輪電動汽車的購買熱潮。
這是特斯拉進入中國市場5年來,迎來的最重要時刻。
中汽協數據顯示,2019年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1萬輛和9.5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6.9%和43.7%。在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多家造車新勢力遇困之際,特斯拉Model 3時隔不到1年,就將其完成“國產化”,並如期交付,可以說為寒潮中的新能源車市注入了一股活力。而在剛剛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中,特斯拉甚至預測中國將有望成為Model 3的最大市場,加上上海中國工廠高效的建設生產和交付速度,特斯拉正被券商們青睞。
中國市場尤被看好,破資金壁壘再獲90億“輸血”
事實上,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中國的重要性僅次于美國,為其貢獻了全球電動汽車50%的銷量。《每日財報》注意到,2019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在中國的汽車銷售收入為23.1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4.45億美元同比增長48%。其中,第三季度,特斯拉在華銷售額達6.69億美元。毋容置疑,中國僅次于美國成為特斯拉第二大市場。數據顯示,2019年11月,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新車注冊量為5597輛,與2018年同期的393輛相比,增長約13倍。
其實入華5年多來,野心勃勃的特斯拉,市場動作從未懈怠。回顧特斯拉入華以來的重要動作,可以說步步為營,市場基盤越做越大。
2014年進駐中國設立售後服務中心,在全國大張旗鼓的建設50座超級充電站、700座充電樁,與聯通等運營商推動汽車信息化合作、打通新能源車免費上牌政策等一系列措施,特斯拉逐漸得到了來自政策環節的支持,也建立起了一張覆蓋全國的充電網絡。
2017年10月18日,特斯拉在華的業績實現了翻倍,銷售額成功突破了20億美元的大關。
2018年10月17日,成功摘得上海臨港裝備產業區的工業用地,並與上海市規划和國土資源管理局簽訂土地出讓合同,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在臨港地區實質性落地。
2019年年初,特斯拉3號超級工廠(一期)在中國上海臨港產業區正式開工建設。10月,特斯拉投資20億美元建造的位于上海臨港的超級工廠早于預期宣布投產,其從奠基到建成投產僅用時不到10個月。
不過此次特斯拉上海設立的超級工廠,沒有選擇任何的中國汽車廠商作為合資品牌,是首座由外國汽車制造商在中國全資擁有的電動汽車工廠。同時也是該公司在全球建設的第三家超級工廠。
與此同時,特斯拉作為有史以來外資在上海最大的一筆制造業投資,預計項目總投資500億元人民币,對應50萬輛純電動車年產能,其中一期投資160億元,實現25萬組裝產能,量產車型包括目前已發售的Model 3和3月發布的Model Y。目前,該工廠已正式獲得工信部量產許可,此次國產化的Model 3就誕生于這里。
而對于特斯拉而言,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上生產和銷售汽車,不僅展現在中國擁有強大的制造能力,還能近距離的拉近與中國消費者的情感距離。
此前,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預計在今年年底前產量達到每周1000輛,到明年上半年實現每周2000至3000輛的量產目標,全年產量約15萬輛。根據特斯拉目前的全球量產目標,到明年6月30日,將實現全球50萬輛電動車的生產目標。
而這一目標的實現,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將責無旁貸。
特斯拉曾在公開報告中指出,上海工廠生產Model3的成本要比美國的生產系統低65%。而上海超級工廠投產後,國產版Model 3將免除進口關稅,甚至享受新能源補貼,對特斯拉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大有帮助。不難看出,特斯拉將海外擴張第一站放在中國市場,可見是一個絕對正確的戰略選擇。
此外,據CNBC,特斯拉提交給監管機構的文件顯示,日前,特斯拉已與中國的借貸方達成了一項高達90億元人民币(折合12.9億美元)的定期貸款協議。特斯拉還表示,同時簽署了一項22.5億元人民币的無抵押循環貸款協議。這兩項貸款都將用于其上海工廠,除上海工廠的建設和生產外,該筆貸款還可用于償還將于2020年3月結清的債務。這意味着此次“輸血”特斯拉上海工廠,徹底解決了其面臨的資金壁壘問題,產能釋放將大大提升。
自2017年商定建設上海工廠之後,特斯拉已經累計獲得了銀行近200億元的貸款資助。根據此前披露的特斯拉與上海市政府達成的租地協議,特斯拉必須從2023年年底開始創造年度預算收入,每年度繳稅22.3億元,否則就得將土地歸還。這對看好中國市場的特斯拉來說,似乎是個“小目標”。
有證券認為,今年特斯拉上海工廠實現本土化後,將打破產量瓶頸,降本空間提高,毛利率有望進一步提升。特別是本土零部件產業鏈將充分受益,產業鏈迎來利好。有望進一步刺激海外車企加大在華電動化上的投入。
業績預期被多家機構青睞,利好相關產業鏈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受Model 3多次破紀錄銷量,以及上海超級工廠建設、高效投產所带來的市場效應,近期特斯拉的股價再次沖高,使特斯拉市值已超過750億美元。讓持有大量特斯拉股票的馬斯克“身家”暴富。按最新收盤股價計算,馬斯克目前持有的股票市值超過142億美元。幾乎相當于福特和通用兩家老牌車廠市值的總和,市盈率高達79倍,運營利潤率卻僅為0.62%。
“股價真高,哈哈!” 在社交媒體上,馬斯克對于這次股市表現無不表達了內心的得意之情。
不過《每日財報》回溯今年特斯拉財報發現,可以說今年特斯拉的業績像過山車一樣跌宕起伏。
第一季度財報,業績有點難看的特斯拉,虧損7.02億美元。一季度總營收為45.51億美元,環比下跌37%。在特斯拉看來原因是產量供應不足,延遲交付造成的影響。
第二季度財報顯示,特斯拉創下了生產和交付的新記錄,三個月內共生產了87048輛電動汽車,並交付了95200輛。消息一出,特斯拉盤後一度漲超9%,隨後漲幅收窄至6.7%。
特斯拉三季財報顯示,當季公司意外實現盈利1.43億美元,這是今年以來首次實現季度盈利。雖然營收與分析师預期持平,但特斯拉在成本控制方面做比以往更加節制。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暢銷的Model 3備受市場愛戴,也是投資者看好其價值的關鍵因素。
另據騰訊新聞《潛望》統計,截至今年第三季度,股權資產管理規模在1億美元以上的,持有特斯拉淨多頭的投資機構共有409家,其中347家在第三季度對特斯拉進行了增持,在這347家機構中,47家在第三季度對特斯拉新開多頭倉位。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13F文件顯示,張磊旗下的高瓴資本在第二季度新開倉特斯拉14.7萬股。根據目前特斯拉每股430美元的價格計算,高瓴資本的這部分持股市值已經高達6320萬美元,半年的時間,投資回報已近翻倍。
不過Cowen分析师奧斯本並不認為特斯拉將在中國取得較好的表現。基于對價格、生產質量、客戶服務和服務基礎設施的擔憂。奧斯本給該公司股票的評級為表現不佳,目標價為210美元,意味着估計比目前會下跌51%。
《每日財報》認為,面對國內新能源車市補貼削減、銷量下滑,造車新勢力資本困局,特斯拉入華,將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將產生重要影響,對于剛剛初步國產化的特斯拉來說,在中國市場還需要面臨更多的問題考驗。
而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提前啟動試生產,不僅有助于特斯拉產能擴張,還有助于中國電動車產業鏈優勢擴大,带動相關供應商公司估值相應提升。同時也有望倒逼包括造車新勢力在內的中國新能源車企創新求變。不過,預計特斯拉未來需要向市場證明,其擁有持續盈利的能力,以及在銷量持續擴大後,解決在成本控制、售後服務、運營效率等方面面臨的挑戰的能力。
總之,特斯拉國產化沖擊,看來要比想象中來的勇猛些。(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