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教授」的中國鄉村「築夢記」

2020-08-19
来源:新華社

  走进充满创意活力与灵感巧思的工作室,罗杰威正在自己设计的实木複式工作台前浏览一幅幅乡村规划的设计手稿。「山清水秀」「生态宜居」「绿色循环」……罗杰威对中国乡村发展的美好愿景正通过这些设计图徐徐展开。

  52岁的罗杰威来自意大利罗马,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专业的一名外籍教授。「来中国的16年间,我不仅见证着中国的发展,也是其中的参与者,能够为中国的发展作出一点贡献,我非常高兴。」罗杰威说。

  很小的时候,罗杰威在意大利通过书本了解到了中国,对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充满了向往。2002年,在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攻读建筑与环境技术博士学位的罗杰威决定来中国看看。

  「我遊览了北京的大街小巷,参观了故宫、天坛等景点,对中国气势恢宏的历史建筑很着迷。」十天的北京之行让罗杰威念念不忘。2004年,罗杰威来到中国工作,进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任教。

  在中国期间,他参与了不少高层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乡村规划设计等建筑项目,其中乡村规划设计佔很大比例。罗杰威认为,一名建筑设计师不仅限於设计出「高大上」、吸人眼球的建筑,更是要用自身所长,为人们「筑起」美好生活。

  「一些建筑专家邀请我参与乡村调研,让我有机会带领学生们走进了中国的田间地头。」罗杰威说,「虽然这些公益乡村规划项目让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通过我的帮助,当地能够解决一些问题,能够让生活变得更好,我觉得一切都非常值得。」

  2019年,罗杰威与学生一行前往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的宏伟村,参与村子的人居环境整治规划。「我来到村裏时,这裏正逢雨季,非常潮湿。有的农户房屋壁上已经出现霉斑。」罗杰威说。

  进农户家裏走访、徵求村民规划意见……罗杰威白天调研拍照,晚上设计图稿。离开村子前,一幅简易版的乡村规划长卷草图已跃然纸上。

  时任宏伟村第一书记的李泽明说:「罗杰威教授吃得惯农家饭,坐得了拖拉机,还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了农户很多合理建议,有不少都被当地村民採纳,大夥儿都看到了他的努力。」

  临行前,村裏举办了一次座谈会,罗杰威将草稿设计图深入浅出地向村民们作了解释,并认真聆听村民们的想法。

  这次乡村之行,罗杰威整理了上百张珍贵的照片资料。结合当地气候特点,从水渠设计、排水系统改造,到院落功能再规划、房屋保护,他不断完善,力求设计出最因地制宜的方案。

  让罗杰威没想到的是,他收到了当地村民制作的一个编织手工包。「这个手包通过绿、白、红三种绳线编织而成,正好组成了意大利国旗的图案,这份特别的礼物让我非常感动。」罗杰威说。

  此外,罗杰威还曾前往林甸县的新民村进行了调研。如今,他的乡村设计规划正在融入当地的乡村振兴建设。因为他对当地的付出,他收获了令他倍感珍惜的「荣誉村民」称号。

  文明的乡风、热情纯樸的村民深深打动着罗杰威。「村民们把我当成了尊贵的客人,对我很照顾。很多村幹部夜以继日地工作,为当地人民谋福利,他们的奉献和真诚让我很感动,我相信这些村庄会越来越美好。」

  近期,罗杰威正组织学生为接下来贵州省一个乡村的调研做前期的准备工作。「同样延续简约、生态、实用的原则,团队将为这个美丽的村庄规划建设40个生态厕所,保护村落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罗杰威说。

  在中国的16年,罗杰威去过上海、深圳等现代化大都市,也走访了四川、贵州的山区,丰富的经历让他更加了解中国。

  在罗杰威眼裏,中国乡村「千姿百态」,多样化的古建筑令人着迷。「我去过中国少数民族村落,也曾参与修缮了一些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独特的建筑展现出中国多元的文化之美,令我印象深刻。」罗杰威说,不少传统村落和建筑没有失去原有的韵味,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中国传统村落和建筑继续焕发生机。

  如今,罗杰威团队的学生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我希望我的学生们回到他们的国家,可以把在中国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自己国家的建设中」。

  闲暇时,罗杰威喜欢去天津的一些建筑景点散步,从五大道到意式风情区,罗杰威对天津的历史建筑如数家珍。罗杰威说:「中国早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我希望继续在中国生活,继续见证并参与中国的发展。」(新华社记者邵香雲、宋瑞、王晖)

[责任编辑:鄭嬋娟]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