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駝鈴 館藏關山月1940年代作品專題展關館開幕

2020-08-21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黃鶯報道:西北曾見證了中華民族的燦爛文明,是古代絲綢之路的要道與東西方文化的交匯之地。塞外駝鈴——館藏關山月1940年代西北寫生與敦煌臨畫專題展近日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舉辦,展覽包括向遠西行、河西走廊、敦煌燭光和冰雪生活四個部分,展期至2012年6月26日。

  一九四三年,關山月攜夫人,與趙望云、張振鐸,歷盡艱難,輾轉跋涉,經河西走廊,入祁連山,出嘉峪關,到達敦煌臨摹壁畫。在這一非凡的寫生旅程中,關山月獲得了完全不同于岭南地域風貌的視覺體驗。敦煌壁畫的獨特風格、雄渾瑰麗的西北景色和多民族的奇異風俗為他的作品注入了新的活力。關山月美術館以館藏關山月一九四〇年代的西北寫生與敦煌臨畫的作品為基礎,聯合敦煌研究院,推出專題展。該展已入選國家文化和旅游部二〇二〇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

  試圖以新的視角來探討和研究關山月西北寫生和敦煌臨畫,重新認識那一代美術家的艱難探索和實踐。這啟發我們反思傳統與當代、繼承與發展、本土與世界等問題;同時也為新時期中國美術的發展與價值建構提供新的資源。

  通過展覽,將關山月西北寫生與敦煌臨畫置于絲綢之路歷史文化的深厚積澱之上,為“新絲綢之路經濟带”的建設提供具體的人文滋養與支撐,將文化的力量熔鑄到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之中。

  1945年1月13日,關山月在重慶舉辦“西北紀游畫展”,展出西北寫生以及臨摹敦煌壁畫作品100多幅。郭沫若為《塞外駝鈴》和《蒙民牧居》兩幅作品題詩作跋。是年八月,關山月在成都舉辦“西南、西北寫生和敦煌壁畫臨摹作品展”。于右任為《鞭馬圖》題詞:“冰雪生活,英雄氣度,勒馬沙場,祖國永護。”在重慶和成都舉辦的紀游畫展是關山月西行寫生的階段性總結,而后于1948年8月8日出版的《關山月紀游畫集第一輯•西南西北旅行寫生選》正是最好的記錄。

  時空交匯,七十五年后的今天,讓我們撫書觀云煙,再次回到當年的情境。依然是由這些作品集合的展覽,由這本畫集作引,通過它和它展示的作品聯系期間的人與事,回望那段不平凡的藝術旅程,感受烽煙時代中的文化清流。

[責任編輯:黃鶯]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