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香港商报官网 > 重庆 > 本地新闻

民生實事給力 帶給百姓更多福祉

2015-01-12
来源:重庆日报

  百姓民生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市委四屆六次全會明確提出,要統籌做好各項民生工作,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讓人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1月6日,市委召開新年首次常委會部署民生工作,決定建立重點民生實事滾動實施機制,並公布了今年25件重點民生實事項目。

  通過梳理這些項目,我們欣喜地看到,2015年的民生實事將繼續給力,為百姓帶來更多福祉。

  完成15萬人高山生態扶貧搬遷 全年減少貧困人口30萬人

  我市渝東南、渝東北高山林立,自然條件惡劣,一直阻礙著山區群眾脫貧致富。數據顯示,目前全市農村貧困人口約為200萬,大批貧困戶還生活在高海拔地區。高山生態扶貧搬遷由此成為2013年市委、市政府出台的22件重點民生實事之一,提出到2017年完成50萬人搬遷任務。

  據統計,截至2014年底,我市已累計完成35.9萬人的高山生態扶貧搬遷任務,家住南川區東城街道高橋村高山生態扶貧搬遷安置點的劉孝華就是其中一個。

  劉孝華的新家是一棟二層樓房,面積有200多平方米,沙發、電視、冰箱等一應俱全。他告訴記者:“搬家前一家四口住在13公裏外的肖家溝水庫,平時出山只能靠摩托,就種些水稻、紅薯維持生活。”如今他做起了石材生意,一年除去生活開支還能盈餘四五萬元,“日子舒坦多了。”

  2015年,我市將有更多人像劉孝華一樣走出大山迎來新生活。市農委主任、市委農工委書記夏祖相稱,今年全市確定完成高山生態扶貧搬遷15萬人左右,重點仍是渝東南和渝東北14個國家重點貧困區縣和涪陵、南川、忠縣、潼南4個市級貧困區縣。

  夏祖相表示,為確保老百姓“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今年將著重抓好幾項工作:一是多渠道籌集搬遷資金。按照人均8000元的市級以上投資補助標准,爭取各級財政加大投入力度,並積極引導社會和工商資本投入。二是針對特困農戶制定落實更優惠的政策,探索采取市扶貧集團對口幫扶、市慈善總會向社會募捐、區縣扶貧集團幫扶等措施。三是大力培育增收產業。從2013年起,市農委決定3年投入3億元,支持100人以上集中安置點所在村農業產業發展、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新型經營主體培育等,前兩年已支持1266個安置點所在村,今年還將支持950個,實現集中安置點全覆蓋。四是強化設施配套,確保水、路、電、氣、通訊、環衛等基礎設施與搬遷安置同步規劃實施。

  市扶貧辦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市已將新一輪整村扶貧納入民生實事,2015年將開始分批啟動實施1919個貧困村整村扶貧任務,全年減少貧困人口30萬人。在區域整體推動的同時強化到村到戶政策措施,做到項目到村、扶貧到戶、開發到人,進一步實現精准扶貧。將以高山生態扶貧搬遷、教育扶貧工程、涉農就業創業培訓為抓手,促進經濟結構和人口結構合理布局,推進貧困區縣人口素質提升和人口轉移。同時完善貧困戶養老、醫療、低保補助等政策,深化貧困戶小額貸款、互助資金、節日慰問等工作,擴大貧困戶意外傷害保險、大病救助、農業和住房保險覆蓋面,做響愛心扶貧網,逐步建立防止貧困人口因災因病返貧的政策體系。

  交通、就業、教育、水利、電力…… 2015年民生實事惠及百姓生活方方面面

  1月7日,2015年全市交通工作會召開,提出今年將建設撤並村農村公路5000公裏,建設行政村通暢工程6000公裏,新解決350個行政村不通柏油路或水泥路的問題,使全市行政村通暢率提高到87%。

  得知這個喜訊,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三義鄉龍羊村的村民們興高采烈。村民嚴文兵說:“到時候我們一定請修路人吃臘肉和土雞。”

  讓百姓雀躍的民生實事遠不止此。市委四屆六次全會明確指出,就業是民生之本,要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市就業局副局長高鵬翔表示,2015年將針對20萬不同人群有針對性地開展7大類培訓:一是就業適應性培訓2萬人,針對我市“農轉城”人員、45歲以上的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和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開展以勞動保障、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從業素質等為主要內容的就業適應性培訓。二是職業技能培訓5萬人,針對我市城鎮登記失業人員、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城鄉未繼續升學的應屆初高中畢業生開展初級及以上技能培訓。三是企業職工崗前培訓5萬人。四是在崗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技能提升培訓3萬人。五是家庭服務從業人員專項培訓2萬人。六是高校畢業生定向就業培訓2.5萬人。七是技師高級技師培訓0.5萬人。

  教育曆來是群眾關注的熱點領域。市教委有關負責人稱,2015年,我市計劃投入資金5.46億元,建成寄宿制學校147所,總面積34.3萬平方米。在建設過程中嚴格督查工程質量,把寄宿制學校建成最安全、群眾最放心的地方。同時將繼續抓好14個試點區縣的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工作,確保對農村義務教育學生實現全覆蓋。

  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和棄管小區電力設施改造工作這兩項民生實事都將在今年內收官。市水利局局長王愛祖表示,今年要在全面完成“十二五”農村人飲剩餘的95.38萬人基礎上,力爭再解決102.85萬人的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此外,還要完成38個縣級水質檢測中心建設,全面建立日供水500立方米以上水廠自檢、水質檢測中心巡檢、衛生和環保監督監測的三級檢測體系,讓老百姓喝上放心水。

  市電力公司有關負責人也表示,目前已啟動了2015年改造計劃編制,正積極開展棄管小區現場查勘。相關資金由市政府、所在區縣政府和市電力公司共同籌集解決。改造後原來的總表用戶將實現“一戶一表”,居民用戶將不再承擔居民電價之外任何不合理的分攤費用。改造結束後,居民小區電力設施將全部移交市電力公司,並由供電企業承擔供電設施終生運行、維護、搶修、更新改造等後續服務。

  圍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需求 各區縣紛紛謀劃“民生大餐”

  不僅市級部門在大力推進民生實事項目,各區縣也圍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需求,結合實際謀劃各自的“民生大餐”。

  去年10月,南岸區民生辦面向社會征集民生意願,邀請市民提出“心中的2015年民生實事”。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去年底共收到建議179件,涉及就業、社保、住房、教育、醫療、出行、環境、食藥品安全、水電氣保障等方面。經歸納梳理和召開專題會研究後擬定15件,准備報今年區“兩會”審議:“到時以得票為序確定10件作為2015年重點民生實事,未納入重點民生實事的5件作為日常工作推進。”經初步核算,南岸區今年將在民生實事上總投入25億餘元,其中區級投入約23億元。

  江津區委書記陶長海表示,江津正在完善民生實事項目庫,力爭2015年提前完成一批、繼續推進一批、再謀劃啟動一批。農村重點抓好農村公路、安全飲水、危舊房改造、環境連片整治等,滿足群眾生產生活需求。城市重點抓好企管小區電力改造、老舊電梯改造等,改善市民居住環境。全區將繼續壓縮三公支出,保證將全區公共財力的60%以上用於民生。繼續實施進度月報制、專人負責聯系制度、每月推進情況專報制、季度巡回督查制等制度,切實將民生實事年度完成情況納入各部門工作實績考核,同時進一步完善“建管用”機制,提高民生工程使用效益。

  潼南縣委書記辛國榮表示,潼南今年將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繼續實施柏樹坪、毛家大院等5個片區拆遷建設,並啟動八角廟、印刷廠等5個片區征收拆遷,抓緊實現2萬餘名居民的安居夢。今年4月將啟動潼南縣婦幼保健院整體搬遷工程,項目建成後服務人口將達130餘萬人,全面提高縣級醫療服務水平。同時還把農村無線數字電視網絡覆蓋工程列為今年惠民工程之一,將建成無線數字電視發射主站3個、補點站8個,實現全縣無線電視信號全覆蓋,確保廣大農村居民收看到更豐富的影視節目。

  今年新增8項重點任務

  1月7日,我市公布了2015年25件重點民生實事項目。截至去年底,22件重點民生實事有5件已提前收官。在如期推進的17件基礎上,今年全市新增了8項重點任務:

  1、100萬孕婦產前出生缺陷篩查:2015年為35萬左右孕婦免除檢測費用。

  2、240萬農村婦女“兩癌”免費檢查及救助:2015年完成80萬農村適齡婦女“兩癌”免費檢查,對每年確診“兩癌”的農村貧困患病人員(約1000人)實施救助。

  3、1.2萬公裏村社便道:2015年完成4000公裏村社便道建設。

  4、3000公裏農村公路危險路段安裝安全保障設施:2015年完成1000公裏農村公路危險路段安裝安全保障設施。

  5、每年送3.3萬場流動文化服務進村:2015年送3.3萬場集文藝演出、展覽、講座、政策宣傳、書刊借閱、科技宣傳、青少年校外活動為一體的流動文化服務進村。

  6、2583個行政村光纖全覆蓋和410個鄉鎮(場鎮)4G通信網絡全覆蓋:2015年完成520個行政村實現光纖全覆蓋,410個鄉鎮(場鎮)4G通信網絡全覆蓋。

  7、60萬人擴大就業技能培訓:2015年完成20萬人擴大就業技能培訓。其中,大學生創業引領、大學生創新創業培訓1.6萬人,小微企業主創業培訓1.5萬人,每年為高校畢業生創業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5億元。

  8、8000棟老舊居住建築消防設施改造:2015年完成2000棟老舊居住建築消防設施改造。

  2件民生實事今年內收官

  1、棄管小區電力設施改造

  2015年,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將完成657個以上棄管小區的改造任務,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市1424個棄管小區電力設施改造。

  2、農村飲水安全工作

  2015年,市水利局將按照解決人畜飲水“最困難”原則,總體投入16.05億元,牽頭解決全市剩餘近100萬人的農村飲水安全任務。

  持續辦好民生實事 必須強調“五個堅持”

  重報圓桌會

  主持人:羅靜雯

  嘉賓:

  市農委主任、市委農工委書記 夏祖相

  江津區委書記 陶長海

  市委黨校教授 譚興中

  持續辦好民生實事 必須強調“五個堅持”

  主持人:2014年全市部署的民生實事都已如期或超額完成,請各位介紹一下相關情況。

  夏祖相:根據安排,市農委主要會同市發改委牽頭實施高山生態扶貧搬遷工作,同時配合市城鄉建委完成40萬戶農村危房改造、配合市環保局完成2000個行政村環境連片整治,目前進展都很順利。農村危房改造累計啟動31.1萬戶,占總計劃77.8%;行政村環境連片整治啟動1550個項目,下達中央專項資金7.6億元,完成650個項目建設。

  陶長海:2014年,江津區區財政用於民生的支出占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68.5%。22件重點民生實事推進有力,高山生態扶貧搬遷、山坪塘整治、農村危舊房改造、飲水安全工程、教師周轉房建設等走在全市前列,其他各件民生實事都如期或超額完成目標。我們還結合區情實施了一系列“自選動作”,有效解決了一批群眾關心的民生難題。

  主持人:市委提出今年要建立重點民生實事滾動實施機制,各位對此有何看法和建議?

  夏祖相:市委的決定再次表明,要持續辦好民生實事,必須強調“五個堅持”——堅持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堅持既當期可承受、又長遠可持續,堅持既解決民生實際問題、又持續提升民生水平,堅持既抓實具體民生項目、又建立民生工作長效機制,堅持不斷增強民生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可持續性。這樣才能把實事辦好、辦實、辦落地。以今年確定的25件重點民生實事為例,其中明確在農村實施的有13件,都是群眾反映強烈、急需解決的問題。辦好這些民生實事,必將極大的提升農村民生水平,使農民得到更多實惠,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既利當前又惠及長遠。同時也必將進一步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步伐,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陶長海:我認為這一部署充分體現了市委對民生實事的科學謀劃,即多雪中送炭,少錦上添花;不搞形式主義,不做面子工程。江津會堅決按照市委要求,把改善民生與增強經濟發展動力、社會活力結合起來,既著眼於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又著眼於長遠發展需求,將瞄准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盯住最需要關心的人群,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關注低收入群眾生活,在健全城鄉公共服務體系、改善低收入群眾生活和促進困難群眾提高自我發展能力等方面加強統籌,定期研究,保障民生工程順利推進。

  譚興中:市委出台這一機制,有利於促進民生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堪稱是重慶持續踐行群眾路線、切實服務群眾的積極舉措。既堅持了普惠與解決特殊群體民生問題相結合,又堅持了面上民生問題解決與重點區域、重點人群問題解決相結合,使得民生實事的實施具有了健康成長性和持久生命力,必將有力促進全市經濟社會的發展。本報記者 羅靜雯

[责任编辑:朱剑明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