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國內玉米庫存高企、玉米價格低于替代品的進口價格,市場擔憂作為世界第二大玉米消費國的中國未來進口量再度下滑,國際玉米價格由此受到影響。
居高不下的玉米庫存
瑞達期貨稱,根據國家糧食局統計,今年玉米臨儲收購量近1.2億噸,預計庫存總量逾2.6億噸,未來去庫存壓力巨大。
據農產品期貨網統計,截至8月5日,2016年國家糧食交易中心公開競拍投放玉米的成交總量為1307.4萬噸。
國家糧食交易中心數據顯示,5月底開始的國儲玉米拍賣火熱的形勢延續了一個月之后戛然而止,之后的成交率每況愈下,昨日成交率僅為0.73%,而7月26日成交率一度跌至0.21%的冰點。
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及,在2015-2016年政策糧收購中,黑龍江省的糧食收購總量和政策性糧收購量均創歷史新高,主產區糧倉爆滿。庫存品種主要是玉米和水稻。
3月,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和國家糧食局宣布,今年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將取消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新機制。市場擔憂未來玉米價格或將持續下滑。
根據中國農業部信息,預計今年玉米調減面積或逾3000萬畝,是近13年來首次面積調減。分析認為這將有助于解決目前玉米階段性供大于求的問題,但短期之內結構性調整無法一蹴而就。
業已下滑的進口量
中國海關公布,6月高粱進口量同比下滑45.12%,大麥進口量同比縮水50.58%,玉米進口量同比暴跌92.32%。
彭博援引諮詢公司Chicorn首席分析师Feng Lichen稱,進口玉米替代品的可能性很低,國內期貨價格下跌,已經低于大麥和高粱的進口價格。
大連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貨主力合約1701在上周二盤中最低一度觸及1438元,刷新2006年10月以來活躍期貨合約的最低價格。
進口美國高粱含稅價格在本周二約為1689.12元/噸,澳洲大麥價格則為1546.06元/噸。
農業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玉米首席分析师在報告中預測,玉米進口量將比上年度減少22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