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深度报道

常德 夢想生活開始的地方

2017-03-11
来源:香港商报

  

常德沅水风景秀丽。吴卫民摄

  請相信,常德是一個你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歷史悠久,風光如畫,是她的多彩身姿;

  海納百川,厚德載物,是她的雋永品格;

  生機勃發,活力四射,是她的激揚旋律。

  常德,古稱「武陵」,別名「柳城」,位於湖南北部,江南洞庭湖西側,武陵山下。依山傍水的常德,是一座適合生活的城市。東臨雲夢大澤,沅水從西而來,外圍有河洑山、太陽山、德山三座城市綠色屏風,城中有沅江、穿紫河和柳葉湖三大水系纏繞,形成了少有的「三山三水」城市風貌,是一顆鑲嵌在洞庭湖畔的璀璨明珠。

  城市是一本打開的書,從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負。之於常德,就是要打造成為一座泛湘西北現代化的區域中心城市。在中國共產黨常德市第七次代表大會上,常德市委書記王群響亮地提出:「打造『一個中心』,實現『三個邁進』,建設『五個常德』,形成並推進『四大會戰』」。一個經濟繁榮、交通便利、山水和諧、生態宜居、唯美浪漫的現代夢裏桃花源正緩緩揭開自己的面紗。

  香港商報記者趙啟東何雯

常德柳叶湖司马楼。余狄青摄

  規劃先行 助力城市拓展

  一個人如果沒有夢想,人生便沒有色彩。一個城市如果沒有夢想,就會長成電影裏的暮光之城。常德自古便是“黔川咽喉,雲貴門戶”,戰略位置顯要,曆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自2290年前張若在此建城,曆經百代滄桑、風雨巨變,常德已經如同一顆明珠佇立在湘西北大地上。

  由於位於“長株潭城鎮群”和“武漢經濟圈”的外圍,常德面臨“邊緣化”的危機。在國家正在實施“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洞庭湖生態經濟區三大發展戰略的大背景下,常德人的夢想愈加清晰,那就是把常德打造成為泛湘西北現代化的區域中心城市。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作為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和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常德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將“打泛湘西北現代化的區域中心城市”納入 “十三五”規劃。

  “十三五”時期,常德將成為面積超100平方公裏、人口超100萬的區域中心城市,是常德人民期盼已久的夢想。瞄準這一目標,市委、市政府確定堅持“一個中心”、實現“三個邁進”、建設“五個常德”的發展目標,以科學規劃引領城市建設。

  在去年召開的城市提質會議上,市委書記王群指出,未來區域經濟發展必然走向中心城市時代,常德要加快城市“內提外拓”。一方面要把城市建成區的品質提上去,另一方面要擴大城市規模,擴大城市容量,擴大城市的承載力和輻射帶動力。

  謀定而後動。接下來,常德將按照建設泛湘西北現代化的區域中心城市的總體定位,努力建設“真善美”的城市,讓城市建設更具特色,城市發展更具後勁,城市治理更為科學,城鎮體系更趨優化,城市生活更加美好。到2020年,市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超過100平方公裏、人口超過100萬,邁進“大城市”時代;加快津澧融城步伐,基本建成面積超過60萬平方公裏、人口超過60萬的市域副中心城市、澧水流域首個中等城市、洞庭湖區新的增長極。以“雙百城市”建設帶動和促進縣城以及衛星城(鎮)、重點鎮建設。

常德桃花源

  以人為本 推進城市功能完善

  去年,國際環保公益組織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發布了《2015中國城市步行友好性評價報告》,常德躋身8座 “適宜步行城市”之中。

  常德並沒有專門負責城市步道的建設、管理的機構,但是在近幾年,常德大力實施道路改造、內河水系改造、公園新建與改造,推進城市功能改善,為常德拿到了“適宜步行城市”的評估高分。

  2013年以來,常德啟動大規模的“三改四化”工程,新建改造骨幹道路和大街小巷310條280公裏、改造地下管線1100公裏、改造城市棚戶區8.5萬戶,建成迎賓大道、“三館三中心”、白馬湖公園、丁玲公園、江南風光帶、老西門、唐詩牆、德國風情街、常德河街等一批城市新亮點。

  全長38.5公裏的柳葉湖環湖賽道是常德的一大亮點。環湖賽道於2015年7月貫通,鋪有高標準塑膠跑道,設有綠化帶將之與機動車道隔開,可舉辦大型馬拉松賽、自行車賽,平時供市民散步、跑步、騎行和觀光。2015年,常德舉辦了柳葉湖環湖半程馬拉松賽和環湖自行車賽,來自全省各地的數百名長跑及自行車騎行愛好者參加。來此考察的國際自行車聯盟專家陳鎮鴻說:“這是我見過最美的賽道!無論是自行車運動員、馬拉松運動員,還是普通市民、遊客,來這裏都不會後悔。”

  常德雨水豐沛,年降雨量為1360至1900毫米。隨著城市化、工業化的推進,水質性缺水成為許多豐水城市面臨的重大難題。為了能夠把水環境治理好,充分利用好解決好各種水,常德通過多年努力,成為了首批全國海綿城市試點城市之一。如今,海綿城市建設取得了十足進步。如穿紫河上遊船碼頭作為海綿城市第一個范例工程,通過水力、水文數字模型,精準控制水位,奇妙運用半封閉式調試蓄池,把雨水、汙水分開,經過人工濕地和駁岸風光帶建設,完全恢複了自然生態。

  改善民生 保障百姓安居樂業

  “老百姓關心關注的,所思所想的,正是政府的著力點、奮鬥點。”是常德市長周德睿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也落實在常德的各項施政綱領中。近年,常德市堅持民生項目優先落地,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功能配套、棚戶區改造,提升城市品位,保障民生,人文關懷得意彰顯,廣大市民更具獲得感、幸福感。

  老西門曾經是一個被城市遺忘的片區,建築曆史悠久,住房設施陳舊。隨著2013年以來,作為重點棚戶區之一的老西門,經過設計師對當地曆史形態與傳統文化的保留,並賦予其新的功能業態,才使得老街區的記憶得以重現。現在,步入老西門,一股“新常德時代文化”氣息撲面而來,更對常德市未來的城市發展起到了引領作用。通過“一帶、三心、四片區”的全新空間解構,形成“花街、橋街、水街、文化街”,打造一個面向未來的、充滿城市發展活力的、融合“文化體驗、建築博覽、旅遊購物、創意市集”等於一體的中國級“文化旅遊創新街區”。 通過改造,新村從原來面積838㎡增加到1024㎡,光明巷社區從原有的面積1239㎡增加到1340㎡,社區面貌煥然一新,為社區提供了一流的辦公用房,為老百姓提供了一流的服務配套設施,為網格化社會管理工作提供了一流的工作載體,得到了回遷入住老百姓的認可和社會的高度評價。

  老西門是幸福常德的一個縮影,一項項民生幸福行動在常德紮實推進。2016年,常德新脫貧31.8萬人,新解決17.5萬戶城鄉困難家庭住房問題,287萬農村人口喝上自來水,在湖南省率先實現農村飲水安全全覆蓋。“幸福常德”正在成為現實。

  打造美麗經濟 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常德有著得天獨厚的“美麗”資源。早在2002年,西洞庭湖濕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有“湖南屋脊”之稱的壺瓶山,被生物專家譽為“內藏萬金的綠色寶庫”;東晉詩人陶淵明《桃花源記》筆下的世外桃源,相傳就在常德桃源縣……

  敏銳的常德也嗅到“桃花源”帶來的商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常德市委書記王群說:“‘美麗經濟’已成為常德調結構、轉方式的重要載體。”

  距離常德市區50公裏的花巖溪國家森林公園,有著上百種珍稀野生動植物。4年前,花巖溪林場申請到世界銀行300萬美元、法國開發署150萬歐元貸款用於山林改造,把所有能種樹的地方都種上了樹。根據林場與發達國家初步達成的協議,這4萬畝森林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將出口國外,按每噸5.2美元的碳彙交易價格計算,有望創造上億美元的價值。

  位於市區的柳葉湖風光旖旎、景色秀麗,是常德城市的一張名片。為了讓柳葉湖的水變成更多財富,常德市引進大企業進行“水經濟”開發。深圳一家全國知名的旅遊開發企業開發的“歡樂水世界”,2015年6月6日開園後,當天納客近萬人。慕名而來的遊客絡繹不絕,水世界順勢開通“晚場”,遊客每天可以玩到晚上10點。而到了周末,更是場場爆滿。開園僅3個多月,水世界日均接待遊客上萬人,累計接待人次超過70萬,旅遊綜合收入近億元。

  目前,美麗經濟的效益在常德已經顯現,在常德“玩水看山”的遊客越來越多。打響“世外桃源”旅遊品牌,塑造“親親常德”旅遊形象,打造提升柳葉湖浪漫之旅、桃花源靈魂之旅、壺瓶山生態之旅、城頭山曆史之旅,常德打造的“美麗經濟”正在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责任编辑:程向明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