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莊之路

2017-05-18
来源:河南日报

  5月17日下午,蘭考縣東壩頭鄉張莊村由老房子改造的“夢里張莊”民宿酒店里,村民在修剪草坪。(本報記者史長來攝)

張莊村改造前的老房子(本報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童浩麟

  初夏,蘭考縣東壩頭鄉張莊。村前村后到處都是成片的樹林,座座村舍掩映其中,麥地里長著排排泡桐樹,生機勃勃。

  “這是一處普通的鄉村風光,但又不普通。”5月17日上午,站在村南頭奧吉特菌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建設工地,張莊村黨支部書記申學風意味深長地告訴記者,“張莊,是焦裕祿當年找到防治風沙良策并首先取得成功的地方。”

  也是在這里,2014年3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村民家看望,同干部群眾座談。

  “當時,我就坐在總書記的左手邊。”申學風回憶說,“座談會上,我們村‘兩委’向總書記鄭重承諾,總書記來到張莊,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我們有信心作出新的成績,保證在三年內摘掉貧困村帽子。”

  “這是對總書記的表態,更是對全體村民的承諾。”申學風說。

  2014年,711戶2963口人的張莊,在冊貧困戶207戶754人。

  2016年底,張莊和蘭考縣其他114個貧困村一樣,如期脫貧:207戶貧困戶脫貧194戶,目前還有13戶25人沒有脫貧,貧困發生率為0.86%,低于國家要求的2%。全村硬化了70條道路,安裝了245盞路燈,鋪設了5800米下水管網。

  “脫貧摘帽,發展產業,5年來張莊摸索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發展之路。”申學風表示,“我們的產業發展有著與眾不同的元素。”

  產業的紅色元素——50多年前焦裕祿來張莊實現成功防風治沙,這是張莊獨特的資源;張莊地處黃河大堤,村舍有著典型的豫東民居特色,“紅色”鄉村游大有可為。

  走進掛著“夢里張莊”大牌子的農家大院,記者坐在厚實的土坯房里的大炕上,透過古色古香的窗欞,欣賞鄉村美景。“我們閑置了10多年的老屋,經過‘包裝’,已經讓1000多名游客品味過張莊的獨特魅力啦!”59歲的農家院經營者卞躍進說。

  目前,張莊的“紅色”鄉村游產業鏈已初步形成。產業上游有占地120畝的“焦裕祿精神體驗基地”,產業下游則有已經投入經營的農戶31家,一院一景,有茶館、有民宿,更有農家樂。

  產業的集體元素——村委通過“四議兩公開”,轉包土地115畝,建起77座哈密瓜種植大棚。建設了一個雜果采摘園。兩個作為張莊“紅色”鄉村游的配套項目,在美化環境的同時,增加集體收入,讓張莊基層組織建設更有活力。

  產業的資本元素——2016年12月,張莊有了屬于自己的“準”上市公司:已成功登陸“新三板”的奧吉特菌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張莊注冊。這家投資8600萬元的菌業生產和加工企業,讓300多名張莊人在家門口就業。

  “2012年,我們人均收入僅3000元,去年脫貧時達到8600元,今年我們要突破12000元。”申學風對張莊的發展信心滿滿。

[责任编辑:蒋璐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