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贵州 > 本地新闻

黔玉屏: 村民自主山旮旮裏建童話鎮實現脫貧奔小康

2017-06-26
来源:香港商報網

       美麗的紫語莊園

  莊園內的咖啡吧

  莊園內美麗的風景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黃慶松 報道:6月25日,記者驅車前往銅仁市玉屏縣朱家場鎮桐木村,山清水秀的古老侗寨已然變身歐式鄉村田園觀光風情園,全村群眾共謀發展,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發展模式,探索出一條農村經濟發展的精准扶貧新路子,實現真正脫貧奔小康。

  桐木村位於朱家場鎮中部,轄區面積7平方公裏。轄5個村民組,197戶771人,黨員22名,有貧困戶56戶188人。

  當日記者一行驅車來到朱家場鎮桐木村,一棟棟歐式風格的建築物出現在眼前,莊園內水車、大型風車、咖啡吧、超市一應具全,赫然覺得穿越到了現代的哪個歐洲小鎮。

  據紫語觀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姚淩松介紹,莊園雖叫“紫語”但並非都是栽種紫色的薰衣草,還有向日葵、黑心菊、波斯菊、黃金菊、虞美人、馬鞭草等10餘種花卉爭相鬥豔,以保證一年四季遊人到紫語莊園來都有可供觀賞的景點,這種新理念的改變使得莊園的旅遊季變得更長,能更好的帶動周邊旅遊以及創收。紫語莊園內,山清水秀的古老侗寨已然變身歐式鄉村田園觀光風情園。

  莊園按照高起點、高標准、高技術規劃設計,總規劃面積700餘畝,種植面積400餘畝,總投資達1400萬元;是集“觀光、娛樂、食宿、民族文化”為一體的綜合性鄉村旅遊區,莊園重點突出北歐風情,以薰衣草、鬱金香等20多種名貴花草為主要觀賞花卉。莊園收益後利益的70%作為莊園的流轉資金繼續保持發展需要,30%作為股東的分紅,莊園共計吸納112戶農戶采用資金或土地入股,其中貧困戶入股25戶。

  桐木村大膽探索,積極創新,帶領全村群眾共謀發展,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發展模式,通過打造紫語莊園,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使農民增收,來實現貧困戶精准脫貧,采取以村民手中的土地資源、資金入股,實現了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三變”的轉變,探索出一條農村經濟發展的精准扶貧新路子。

  目前莊園已完成紫語莊園大門、欄壩河建設,已建有農家樂2家。完成長廊1個、觀光亭12個、觀光步道4000米,完成約20畝的荷花池觀光園和釣魚走廊200米建設,同時還在莊園內移栽了黃桃、空心李190畝。

  “前年回家看到村裏正在建設紫語莊園,當時就決定要回家鄉來創業,自己當老板。於是投資4萬元在莊園的客戶中心裏開起了一個小超市,今年4月剛開業,每月就有3000多元的純收入。目前,超市的規模還比較小,隨著遊客的增加他會擴大規模,同時還想加盟奶茶店、冷飲店,以滿足遊客的需求。”超市小老板張瑞向記者說。

  據村委會主任張健說,在朱家場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桐木村拆除舊建築7棟,11戶,村環線旅遊已鋪設瀝青混泥土路面4.5公裏,還投資200萬元將入戶道路全部硬化,百姓出行及生活條件得到了較大改善。村委積極爭取120萬改善人居環境項目資金,用於30棟房屋風貌改造。目前,房屋風貌改造已經基本完工,建築風格以歐洲風情為主,房子屋頂和牆面都被漆成五顏六色,並在房屋外牆面作畫,在屋頂、陽台插上花,人行過道兩旁種上花,給人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感覺,使人心情愉悅。在這樣美好的環境裏,一定會有更多的村民當上老板。

  現在村民在自家門口就可以開辦農家樂、旅店、客棧,還可以在莊園務工,遊客來了也可以吃在桐木、住在桐木,玩在桐木,從而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實現真正脫貧奔小康。

[责任编辑:蒋琳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