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江西 > 食品資訊

路邊攤終于有了合法身份 不需要在街頭“捉迷藏”

2017-09-13
來源:中國江西網

  原標題:路邊攤終于有了合法身份(圖)

  流動攤點因為佔道經營等原因,長期以來被列為整治重點,往往與執法部門“捉迷藏”。不過,現在小攤販們迎來了一個好消息:國務院出台的《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將于10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確,在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場所和時間,銷售農副產品、日常生活用品,不屬于無證無照經營。

  9月11日,記者了解到,近幾年來,南昌部分城區已經划定了一些臨時設攤經營疏導點位。目前,在南昌市城管委備案的臨時設攤經營疏導點位有30多個,其中,今年已備案了12個,今后這類臨時設攤經營疏導點位可能會越來越多。

  紫荊夜市每天下午5點至次日凌晨2點可供流動攤販擺攤經營

  現場

  白天是停車場 晚上是熱鬧的夜市

  每天晚上,位于南昌經開區楓林大道和紫荊路交界處的紫荊夜市都是熱鬧非凡,不僅周邊高校有大學生在這里消費,甚至很多南昌市民都慕名而來吃夜宵、擼串。攤販們經常要忙到凌晨2點多,才收起簡易棚子,回家休息。

  一到白天,紫荊夜市則開啟了另一個功能:停車場,攤位場地上停了幾十輛車。

  南昌蛟橋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經理陳良明告訴記者,2015年,考慮到楓林大道周邊高校眾多,流動攤點集中,經常導致道路擁堵、環境脏亂差等,為了疏堵結合,蛟橋鎮專門設置了紫荊夜市,作為臨時設攤經營疏導點位,並成立了南昌蛟橋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對臨時設攤經營疏導點位進行專門管理。

  “我們為流動攤販統一辦理了攤點卡,限定每天下午5點至凌晨2點,可以在夜市的固定攤點經營,我們統一派出保潔員,實行統一的簡易棚,並不定期進行管理巡查。”陳經理說,紫荊夜市出現后,校園周邊流動攤點造成的交通擁堵、環境脏亂差等情況大為改善。

  “因為流動攤點都是小商小販,我們也沒有要求他們辦理營業執照。接下來,蛟橋鎮還將組織攤販體檢,為他們統一辦理健康證,進一步規范食品安全。”陳經理說。

  動態

  今年已備案12個臨時設攤經營疏導點位

  南昌市城管委市政綜合執法處負責人表示,對流動攤販的管理,一直是城市管理的一個難點,為解決流動攤販带來的佔道、衛生等問題,南昌相關部門也一直在想辦法。

  2012年開始,南昌部分城區就在嘗試設立臨時設攤經營疏導點位,明確場所和開放時間,允許流動攤販經營。目前,南昌各城區設立並經南昌市城管委備案的臨時設攤經營疏導點位,共有30多個,其中,僅今年備案的就有12個,包括東湖區在大士院北區吉慶里路、大士院南區半步街、愛國路51號、八一橋原下正街口、五緯路和四經路設置6處臨時設攤經營疏導點,紅谷灘新區在芳華路、江報路設置2處臨時設攤經營疏導點等。

  該負責人表示,以前對流動攤販的管理主要依據國務院2003年出台的《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和南昌市2012年出台的《南昌市城市管理條例》,執法難度很大,流動攤販的反復性強。此次國務院出台的《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放寬了不屬于無證無照的經營活動范圍,有助于加強對流動攤販的疏導,也能降低執法成本。

  觀點

  放寬“路邊攤”對城市發展是多贏

  江西省社會學學會常務理事、南昌社科院法治中心主任劉為勇博士表示,一個簡陋的小攤,可能維系着一家人的生活,也可能是周邊居民的一個小小的便利窗口。攤販經濟便捷、廉價,可以滿足不少普通市民的生活需要,而且攤販經濟往往能營造一種特殊的城市街頭文化,讓游客和市民感受地方的特色風味,因此流動攤點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由于流動攤販客觀上確實带來了一定的環境衛生、佔道經營、噪音擾民等問題,因此總能看到流動攤販與城管執法人員的街頭“游擊戰”。

  “攤販流動性大、數量多,要做到實時監管確實難度很大,疏堵結合、集中治理確實是一個好辦法。”劉為勇說,給予在指定的場所和時間銷售農副產品、日常生活用品的流動攤販合法經營的身份,體現出了管理的溫度和寬容,放開攤販經濟,反而有利于城市管理,達到攤販、市民、城市發展的多贏局面。(文/圖 記者廖濟堂)

[責任編輯:蔣璐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