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湖南 > 聚焦省廳

李微微:建立全國大數據中心 打造不落幕的政協全會

2018-03-16
來源:香港商報網

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政協主席李微微在人民大會堂東廣場接受記者采訪。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唐竟淳北京報道:3月14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選舉並產生了新一屆全國政協領導人,本屆政協全會接近尾聲。作為“老委員”,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政協主席李微微在人民大會堂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十二屆全國政協不斷深化對新時代政協工作的規律性認識,着力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人民政協事業進一步呈現了團結民主、服務大局、凝心聚力、共同奮斗的生動氣象。“建議全國政協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推進政協履職與互聯網深度融合,提升政協履職能力現代化水平,打造不落幕的政協全會。”李微微希望,新一屆全國政協能加大對地方政協的指導力度,注重整合省市縣政協的優勢,聚焦党和國家重大部署、舉措的落實,開展聯動調研協商監督、參與服務,更進一步形成政協整體優勢和合力。

  籲打造“接天線”“接地氣”的政協全會

  李微微坦言,政協靠的是政治影響,上下各有優勢,全國政協接天線,地方政協接地氣;委員是個點,界別和專委會是線,政協是面,應該進一步形成合力、體現社會影響力、強化政協政治影響力;進一步凝聚各方力量,做好點線面融合的文章,政協可以發揮更大作用。

  “近年來,湖南政協在信息化工作方面,有許多積極地探索和實踐,特別是遠程協商議政,符合協商民主的方向。”李微微表示,通過政協的頂層設計,推動政協系統內部的信息互聯互通、資訊共享共用,有利于委員更好知情明政、發揮履職主體作用。李微微說,希望建議新一屆全國政協加大網絡議政、遠程協商的力度,使委員更廣泛參與,也使更多公眾能夠通過專門的協商平台有序參與政治協商,使政協在推動民主協商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

  為此,李微微建議,全國政協以2019年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為契機,統籌建立統一的全國政協大數據中心,完善政協70年來的歷史數據,連通各地方政協的數據,打破政協數據孤島,實現各級政協網絡聯通;對接各級党務、政務、商務、村務等服務平台,推動委員全天候履職,增強服務党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有效性。此外,各級政協媒體也應積極實施“中央廚房”,中央可以與地方政協聯動策划、聯手推進,做到既“接天線”又“接地氣”,進一步加大對地方政協的宣傳力度,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方面努力為地方政協的“好聲音”鼓與呼。

  “互聯網+政協”的湖南實踐樣本

  李微微介紹,在“互聯網+政協”的道路上,湖南省政協已有不少生動實踐,在全國率先推出政協云平台,開創了委員履職新格局,交出了新時代地方政協履職能力現代化的“湖南答卷”。

  據悉,2017年1月13日,湖南“政協云”平台正式上線。隨後,湖南省政協成立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一系列的信息化建設鋪展開來。李微微說,上線一年多時間以來,“政協云”利用大數據技術手段實現了省、市、縣政協三級共享、共用、共管的三級聯動,同時通過政協云,也架起了政協和政協委員與社會公眾互動的橋梁。

  “更便捷了,是委員們利用政協云履職的共同心聲!”全國政協委員、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副院長張國剛向記者表示,規避紙質化履職時代的短板,如今借助政協云“掌上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板塊,大家都可以看到近十年的委員提案、查看相關部門的大數據,還可以帮助委員更及時、全面地知情明政,更廣泛、高效地參與政協履職。

  更多平台和機會說話了,也是協委員們通過湖南“政協云”為民發聲的感觸。全國政協委員、湘潭大學副校長劉長庚坦言,通過線上平台的“微建議”“熱點關注”“委員網上工作室”等履職板塊,老百姓可以表達訴求、提出意見、反映困難,委員們的履職效率也越來越高。

  李微微說,湖南省政協通過“政協云”成功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活動,並進行網絡視頻直播、圖文直播,已逾千萬人次在線觀看、評論,受眾遍布全國各地。

  打破信息壁壘、連通各方的政協云,無疑也是服務政協履職的大數據資料庫。記者發現,在李微微撰文的《建好用活政協云推動新時代政協工作創新發展》中介紹,“政協云”的大數據中心以政協履職活動產生的資料為分類依據,建成了包括提案、社情民意、調研報告、理論研究等15大類7000多萬字的資料庫。“共享”時代的“互聯網+政協”的湖南實踐樣本已然呈現。

[責任編輯:吳梓泳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