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贵州 > 本地新闻

贵港又有5对学校签约 两岸四地“姊妹”达22对

2018-03-28
来源:香港商报网

贵港姊妹学校交流暨缔结签约仪式。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张涵坤报道:“学子手牵手,贵港一家亲”,26日下午下午,在贵州财经大学图书馆,又有香港珠海学院、香港普通话研习社科技创意小学、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黄楚标小学等5所来自香港的学校,与贵州财经大学、贵阳市实验小学、遵义市第一中学等5所学校签约结为“姊妹”。令港澳台黔两岸四地缔结姊妹学校总数,达到22对44所,层次则从此前的小学、中学,提升至大学。贵州省委常委、省政协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刘晓凯,贵州省政府副省长卢雍政、省政协副主席左定超,香港贵州文化交流基金主席程燕,首席顾问王绍尔,首席副主席吴志良,香港珠海学院校长张忠柟等出席签约仪式。

  刘晓凯在致辞中指出,由香港贵州文化交流基金会主导推进的“姊妹学校”教育文化交流活动,已成贵州省重要的对外开放平台之一,表示将继续大力支持该活动深入开展。下一步,贵州将依托这个交流平台,继续开展与香港的师生交流合作,让更多的贵州学校与香港的学校缔结姊妹学校,在交流中提高教育水平,在交流中增强对贵州、香港的了解,在交流中让香港青少年对祖国的认同。

刘晓凯致辞。

  每年5对10所学校结为姊妹深化合作

  以“学子手牵手,贵港一家亲”为主题的缔结姊妹学校活动,始于2015年7月。时任港区贵州省政协委员、现任贵州省政协常委程燕、省政协委员王绍尔等提出倡议,当即得到贵州省委统战部的大力支持,使计划得以全面启动,当年即有港黔两地两对4所学校签约成为“姊妹”,影响迅速扩展到 澳门和台湾。时至今日,贵港澳台两岸四地姊妹学校已达22对44所所。程燕说,目前,这一计划正以每年5对10所的进度推进。贵州省委统战部希望在今后两年内,贵州省各地全面展开与港澳台学校的交流。

  “只要游子的心靠近了,一切都好办、都能办了”,程燕现场接受本报专访时说,教育文化交流旨在促进香港和内地互相认知、互相尊重、互相引为骄傲,从而真正实现两地一家亲、“亲上加亲”。

交流团部分成员参观平塘“天眼”。

  “姊妹学校”层次提升至高等教育

  “香港珠海学院与贵州财经大学签约,标志着‘姊妹学校’层次提甚至大专院校,活动的影响力,因此开始进入青年领域”,程燕说。 香港珠海学院校长张忠柟希望与贵州财经大学的交流合作尽快开展。“国力强则民心向”,他认为,要让香港青少年对国家认同,不可能一蹴而就,进程应该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毕竟英国统治香港百年,很多东西根深蒂固。他透露,与贵州财经大学的交流合作,首先是老师的交流,然后互派学生,贵州财大的学生到珠海学院学习1-2年,香港珠海学院的学生也到贵州财大学习1-2年。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增强双方师生的了解,同时,双方构建一个交流平台,吸引东南亚国家的学生到贵州财大学习。交流合作的方式很多,还需双方共同努力。

  深受贵州当前大力发展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战略鼓舞,程燕倍觉教育文化交流的重要和迫切。她介绍,从去年起,就有意识地将其主导的两岸三地教育交流,层次提升至高等教育。其中,澳门大学和贵州兴义民族师专、澳门大学文学院和贵州财经大学小语种(葡语)教育交流、香港珠海学院和贵州财经大学等等,相继开展互访往来。同时,去年还组织香港大学20多名青年教师到贵州关岭县支教。她还透露,已有计划组织香港青年和贵州青年的更多交流活动。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程燕的教育交流计划思路清晰、推进有力。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主席黄锦良先生告诉记者,将贵州这边的同学和老师带到香港可以扩大国际的视野。能够多了解香港那边的教育的情况,先进的教育方法。让香港的孩子和老师来这边能够了解国家的实力,了解贵州这样落后的省份也能够发展的这么好。香港青少年通过对贵州的了解,进而就会对国家充满信心。

  黄锦良说,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七一到香港,作了重要讲话,对教育、对青年工作都有很多期盼,希望做得更好,香港面临教育方法上、青年认知上的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他认为,国民的教育,国家的认同感,并不是单单靠课程上的设置,在课堂里面上的灌输就可以做得到。“我们更希望让我们的孩子和老师来亲身的感受,我们的国家正在变强,贵州的发展日新月异,贵州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吴梓泳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