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网讯】记者梅超、通讯员贾俊峰、杜畅报道:阳春三月,在游仙区观太镇罗家沟村“李子沟”,李子花遍布山野,引来众多游客。这里是该区面积最大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验田”。在可期的未来,这些原本贫瘠的山坡地,将成为罗家沟村村民致富的“绿色银行”。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要义。游仙区通过灵活运用“资源、资产、资金”三要素,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探索适合当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新路子。
“头雁”领航 凝心聚力闯市场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在头羊。
2011年,在外经营连锁餐饮并斩获成功的罗家沟村村民罗斌被推选为该村党支部书记。罗家沟村山多地少,长期以来村民们只能在山坡地上种植玉米、花生等作物,遇到干旱天,入不敷出是常有的事。
“一家一户单打独斗成不了气候,要想办法‘搭伙求财’。”罗斌告诉记者,如果将土地流转给大户,村民除了每年拿几百块的流转费,无法分享到土地增值红利,不能从根本上助农增收。
为此,罗斌想到了发展集体经济,“让村民以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
他将目光瞄向了该村的传统“宝贝”——李子。“我们这里原来就叫李子沟,李子远近闻名。”为了统一思想,他将全村有意向种植李子的村民集中起来,包了两台大巴车到重庆开江、宜宾春风村等地考察。外面的世界果然精彩,开了眼界的乡亲一致同意跟着罗斌牵头的村集体经济联合社一块干林果种植。
从2016年10月第一株果苗下地到今年三月初,合作社共整理土地1500亩,新增集体土地420余亩;栽种李树、桃树6万株。其中800亩林下桔梗将在今年10月份收获,预计仅此一项产值就将突破百万元。“我们计划用5年时间把这里建成集林果、园艺、文化旅游、农产品加工为一体的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综合体。”谈到未来发展,罗斌信心满满。
请回一个能人,发展一个产业,壮大一村集体经济。
近年来,游仙区把选准育强村级带头人,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突破口,实施“能人回村计划”,先后从在外商人、企业管理人员、合作社负责人中,回请300多名能人回村任职,涌现出一个有本领、懂经营、能干事的村党支部书记群体。
在玉河镇共和村,村支部书记李兴友带领支部一班人出资建设中药材种植园300亩,并返聘农户利用间隙空间种植大头菜,将盈利部分按比例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同时组织党员开展示范带动,党员带头参与中药材和经济作物种植,获得经济效益后再结对群众一起干,既实现增强村级造血功能,又促成群众共同致富。
因村施策 利益联结求共赢
时下,走在魏城镇铁炉村,宽阔整洁的道路两旁,花期刚过的梅子树正长出嫩叶。村民们回忆起不久前梅花正盛时人头攒动的情景仍感慨不已:短短一月涌来了4万多人,带动村里增收上百万。
资产入股,利润分成。2017年铁炉村以“农村股权改革”、“壮大集体经济”为切入点,注册成立 “绵阳金炉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村集体以集体土地、山林、建筑、现金和国家专项资金、社会赞助、捐赠等投资,占股60%;村民以现金、承包地、山林、水体、房屋和实物、劳动力、技术等投资入股,占股25%,其余股份引入社会资本。进行股份制改造后,公司与各用地企业、产业大户签订经营合同并在部分大宗用地企业中投资占股或由公司自设项目经营。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仅是游仙区因村施策发展集体经济的模式之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新的探索异彩纷呈。
抱团取暖,品牌营销。柏林镇洛水村以集体土地和集体资金入股,成立绵阳洛水集体经济组织股份联合社,整合全镇及周边乡镇的产业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吸引企业投资。目前,已建成1700亩洛水生态葡萄产业园,2016年被授予省级“环境优美示范村庄”,2017年被授予市级“四好村”。魏城镇荣发村会员自愿入会一次性缴纳会费,由合作社统一为会员提供技术指导、进行产品包装、寻找产品销路,通过经营“荣发大枣”品牌,一年村级集体收入达到3万元;该村还积极利用互联网思维,建设荣发大枣淘宝销售网站,去年网上销售额达120万元。
服务收费,降本增效。忠兴镇光明村利用绿色生态土鸡蛋这一优势资源,成立“光明院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收取服务费的方式,统筹负责土鸡蛋的线上线下销售,降低经营个体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太平镇建立土地托管中心,村集体加入到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经营服务当中来,将服务创收与经营创收结合起来壮大集体经济。
此外,该区还依托旅游资源,发展“观光旅游型”集体经济,依托区位优势,兴建专业市场,兴办商贸、餐饮、房地产开发等集体经营项目,发展“资产经营型”集体经济,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巧用杠杆 项目帮扶添动力
经济薄弱村日常运转基本靠“补”,公益事业基本靠“捐”。长期“输血”,既加重了的财政负担,还容易滋生“养懒汉”现象。
“过去,我们每年拿出专项资金帮扶经济薄弱村,但效果不是很理想。从去年开始,我们变‘财政补助’为‘项目帮扶’。”游仙区财政局局长赵林告诉记者。
2017年,游仙区被纳入纳入全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争取到省级财政补助资金1000万元,市级试点资金520万。为激发村集体“造血”功能,用活政策杠杆,该区配套财政资金425万元,选定21个镇(乡)27个村开展试点,整合财政、农业、水利、金融等部门单位的政策资源,分类形成了政策倾斜、资金支持、项目发展、技术信息、表彰激励等扶持措施,推动资源、要素向试点村倾斜,撬动村集体投入710万元,农民入股497万元,社会投资1387万元。去年8月,白蝉寺村申请到100万元扶持资金后,入股四川圣迪乐村生态食品公司代养蛋鸡,每年除固定分红外,还享有入股土地分红、劳务用工等收益。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为切实保护群众合法利益,防止侵占集体资产行为发生,游仙区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在全面推行村务公开,村财镇(乡)管的基础上,鼓励符合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股东民主推选监事会成员,参与集体经济组织日常经营的监督,切实让百姓共享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