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劉洗湧、特約記者關楊博、楊娟報道:6月9日,武岡市大甸鎮立新村貧困戶劉正元家自家榨的572斤菜籽油在主題黨日“愛心購”現場被搶購一空,嘗到特色產業發展甜頭的他掰著指頭跟記者算了一筆賬:“今年家裏一共榨了612斤菜籽油,留了40斤自家吃,剩下的572斤每斤13元收入7436元,老婆買胃病藥和三個孩子下學期學費不用發愁了。”
隨著精准扶貧深入推進,一種特殊的幫扶方式“愛心購”在武岡應運而生,它改變以往直接捐款捐物形式,而是以“電商+特困戶”和“以購代幫”等新的幫扶模式,既拓寬了貧困戶農副產品銷售渠道增加了家庭收入,又讓有日常采購需求的機關企事單位和個人挑選到合適的農副產品,實現多方共贏。
在荷塘小鎮,晏田鄉梅樹田村第一書記唐建明同返鄉創業的貧困村民唐明遠一起大聲吆喝推銷起自已養的銅鵝。今年從武岡技校轉戰扶貧一線的唐建明對梅樹田貧困村民如期脫貧充滿了信心。在村支兩委帶動下,唐明遠、唐啟紅等一批貧困戶先後加入種養大軍,銅鵝、土雞、土豬、辣椒等產業成為脫貧致富“殺手鐧”。此次主題黨日“愛心購”,唐明遠帶來的50只銅鵝很快銷售一空,武岡技校食堂也為村民優質農副產品銷售解決了後顧之憂。
談起晏田鄉梅樹田村扶貧變化唐建明說:“愛心購活動不僅僅是幫助貧困村民解決農產品銷路的問題,更關鍵的是幫大夥樹立起了發展生產自力更生的信心,現在大夥的幹勁更足了。”
從2017年開始,武岡在端午節、中秋節、春節三大傳統節日集中舉辦“愛心購”活動,積極推進這種模式市場化、常態化。隨著精准扶貧深入推進,這種由政府倡導的“愛心購”逐漸成為社會各界自發的一種愛心幫扶行為。
“積極響應政府扶貧工作,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永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愛心采購車上的橫幅在陽光下格外醒目,公司總經理歐紫林帶領員工在“愛心購”活動現場采購了大米、豬肉、土雞、香油、蔬菜等8700餘元農副產品。他告訴記者,公司還通過就業扶貧,幫助小鋪等貧困村427人實現家門口就業。此外,公司還利用自身渠道,幫助群眾發展柚子、油茶、羅漢果等高附加值作物種植,加快產業扶貧步伐,並通過租地招聘貧困村民種植蔬菜、公司再回購用於員工食堂等多種方法拓寬群眾脫貧致富路。
“愛心購”這種開到貧困戶家門口的微型“農博會”,為武岡精准扶貧再添新活力。據不完全統計,武岡269家企事業單位參與端午節前開展的主題黨日“愛心購”活動,農副產品交易總額達94萬元,荷塘小鎮主活動場地交易金額362811元,十八個鄉鎮街道辦事處分活動場地交易總金額576940.5元,星威水處理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采購金額達29122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