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郭代勤 報道:進入21世紀,全球許多國家已經步入老年社會。中國是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國家,也是人口老齡化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據聯合國統計,到2030年中國老齡人口將達到3億人,空巢老人家庭比例將達到90%,這意味着屆時將有超過兩億的空巢老人。
隨着中國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養老成為社會焦點問題,預計在2030年中國養老產業規模將達到22萬億元。2014年是中國養老產業元年,這一年,大量的資本受市場需求和政策引導的影響涌入養老市場,養老床位數迅速增加。然而,中國養老市場仍處在一個快速成長的嬰兒期,一方面社會對養老的理解與接受程度不一,容易滋生社會問題;另一方面養老的相關產業不齊全不成熟,服務質量有待提高。
養老作為一個“朝陽”產業,在中國目前養老行業發展現狀下,提供專業的、高質量的服務至關重要。而智慧養老為人口老齡化提供了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業內有互聯網基因並且模式相對成熟的企業其實屈指可數,在中國西部成都,由成都天府軟件園成功孵化的一家互聯網+養老創業企業——麥麥養老,其自主研發的智能養老照護系統擁有集團客戶60家,項目落地30個城市,市場佔有率第一,並成為我國第一家產品和技術出口芬蘭、日本的智慧養老企業。

8月30日,麥麥養老CTO李光朋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14年,麥麥養老落戶成都高新區天府軟件園,利用“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開發了軟硬件相結合的智慧照護系統。“我們也是第一家被資本市場認可的互聯網+養老的企業”。通過對養老行業密集調研並找准痛點,借助“麥麥養老智慧照護系統”,將長者、護理服務人員、管理人員和長者家屬、子女聯系起來,以“健康云”為中心構建閉環,並利用學習型算法收集養老大數據,從醫療、金融、互聯網等方向推動養老產業整體服務升級。
李光朋說,麥麥養老專注為機構、社區及居家養老提供智慧照護解決方案。其總體戰略為B2B2C,在對機構養老市場掌握足夠的領導性后,開始對社區、居家養老市場布局。
在機構養老的解決方案中,麥麥養老專為中高端養老機構定制研發智慧照護解決方案,其產品核心是健康云。圍繞健康云,麥麥養老構建了長者終端、護士終端、子女終端以及管理平台四個部分。其中,長者終端由智能手環(手表)、無線固定呼叫器、掛式呼叫器、便攜式呼叫器、智能網關、智能床墊構成,滿足健康長者、半護理長者和失智失能長者的白天/夜間應用場景。護士終端由護士智能手環(手表)、護士PAD、健康采集一體機(血壓、血糖等)構成,子女終端為手機微信應用,管理平台為TV端、手機H5和Web后台。
李光朋舉例說,成都青羊區一家養老機構接收了12名輕度失智老人,夜間護理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原來即使每天晚上有4名員工不間斷看守,也避免不了失察的情況,在使用了智能照護系統后,減少了1-2個人力,監護條件也更加完善。”據麥麥養老的客戶反饋,這套智能照護系統可以帮助機構節約20%的人力成本,節能30%。

如今,麥麥養老已經完成了機構養老智慧照護的探索,對于社區養老和居家養老,李光朋說:“居家養老必須依托社區才能落地,互聯網觸及不到大部分老人,只有依托社區線下服務門店,作為中間橋梁才能接觸到這些老人。”
在借鑒互聯網的S2C思路的基礎上,麥麥養老開始整合資源S端為C端賦能,展開社區養老商業化路徑探索,推出針對社區養老新產品“小麥”,S端,即強大的供應鏈平台;B端,即社區日照中心;C端,即社區老人。“通過建成供應鏈平台將日照中心與社區老人鏈接起來,就能夠打通社區養老到居家養老的最后一公里,在這種模式下,社區運營還能夠讓老人從家里走進社區,鼓勵老人參與良性‘攀比’。”
目前,“小麥”的種子門店有136家,共建用戶226個,首批共建用戶分布于上海、成都、廣州、北京,經過一年的時間,平均精准客源轉化率提高了32%,長者消費額提高150%。今后,老人在“小麥養老”的社區門店中就可享受日托、全托、送餐、保潔、理療、1.5公里內上門等各類服務。
據了解,麥麥養老已經與萬科、德國安聯保險集團(Allianz)等國內外大型養老機構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並逐步與萬科、復星、德國安聯、中信國安、中鐵國際、鄰里家、官房集團、中精眾和等30多家國內外養老產業巨頭達成戰略合作關系。除成都外,公司業務已覆蓋北京、上海、廣州、天津、寧波、石家莊、昆明、貴陽等地,在北京、上海、廣州設立了全資子公司,依托重點城市,積極拓展、搶佔全國智慧養老市場,其智慧照護系統軟硬件產品已獲得國家28項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