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大咖對話武陵源發展30年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張思靜、通訊員姚冶報導: 湖南有個武陵源,古來物外起田園。三千奇峰雲纏綿,張家界頂有神仙。今年是湖南張家界武陵源區設區30周年。9月28日-30日,“遇見張家界,印象30年”——武陵源跨界大家對話活動舉行,來自繪畫、書法、旅遊、語言、體育、媒體各行業的名家齊聚武陵源,並於29日下午參加跨界對話,共議關於武陵源的記憶和暢想。
著名作家、畫家、攝影家何立偉,湖南省旅遊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湖南師大旅遊學院副院長許春曉,著名籃球評論員、《籃球先鋒報》總編輯蘇群,湖南衛視頻道聲、國家一級播音員、知名電視配音員與青年語言藝術家丁文山,著名畫家、湖南大學岳麓中華書畫研究院院長王德水,佳日設計董事長、會無軒文化沙龍主理人、湖湘設計重要推手徐天舒,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副總經理、湖南紅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孔澤平,湖南紅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勇等參加了此次活動。對話由中國未來研究會旅遊分會副會長丁雲勇主持。
秋日武陵源風光
武陵源區是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的縣級行政區,張家界市的核心景區就在武陵源區。整個武陵源區總面積397.58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區面積就有217.2平方公里,週邊保護地帶174平方公里。武陵源古已有之,但直至武陵源區設區之前,一直分屬不同的行政區管轄。
武陵源溪布老街皮影戲
隨著時代發展,國人越發關注詩和遠方。在武陵源區,張家界千古情、黃龍古寨、桃花溪歡樂穀蓄勢待發,重點項目建設號角吹響;“鐵腕治旅”專項整治,旅遊執法監督員履職上崗,城市旅遊觀光巴士專線開通……觀武陵源的成功和成長,亦可管窺中國旅遊業的時代變遷。
對話摘要
我30年前曾第一次來張家界,非常驚豔,讀到了吳冠中先生所描繪“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美。
張家界那時還叫大庸市,第一次來的時候去天子山都是住農家。30年間多次來過,如今這裡的旅遊基礎設施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武陵源的山水一直沒變,這裡旅遊產業的發展符合國家未來發展的需要。 ——著名作家、畫家、攝影家 何立偉
我覺得張家界如果要做一定的長居、度假的高端市場,現在已經具備了條件,在這個情況下,度假的價值取向和對自然山水的價值取向乃至於對文化的價值碰撞,它都並不是完全一樣的。所以未來可能是一個多元體,因為張家界它本身的自然文化的綜合性就容得下這種多元市場。
未來,我特別看好張家界會是一種綜合性的自然遺產地的旅遊,未來,張家界旅遊的人數增長可能會漸漸下滑,效益增長會漸漸加大。——湖南省旅遊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湖南師大旅遊學院副院長 許春曉
不到武陵源 焉知張家界。武陵源的旅遊天賦像“庫裡”。
庫裡的三分太准,易忽略掉他的突破和傳導球等能力;大家會說武陵源的峰林太美,卻少看到其擁有的文化內涵。——著名籃球評論員、《籃球先鋒報》總編輯 蘇群
每一個湖南人都在受到張家界的感召、武陵源的影響。無論相機拍的有多美,只有親臨張家界武陵源,才能深刻、真實地領悟到它的美。——湖南衛視頻道聲,國家一級播音員,知名電視配音員與青年語言藝術家 丁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