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吉林 > 本地新闻

用文化滋養幸福長春

2019-01-02
来源:香港商报网

   

2017年文化藝術周文化廣場展演

 
  【香港商報網訊】40年來,長春作為老工業基地,推進時代文化發展的腳步不斷加快;40年來,經濟發展、思想解放,長春文化更是以昂揚的姿態呈現出一派繁榮。時光流轉,歲月如歌,從“補短板”完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到“增供給”豐富城鄉居民文化享受,長春人和來長春的人都能充分感受到長春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文化氣息。
 
  近年來,長春市市民文化藝術節、廣場消夏藝術周、朝鮮族文化體育嘉年華、数字電影放映等活動,增強城市文藝氛圍的同時,展現當代長春人民的精神風貌和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獨特魅力;每年50萬人次的群眾藝術普及培訓、全民閱讀公益講座、高規格展覽等公益性文化藝術培訓和展出為廣大市民提供了學習和親近文化之所,提供了陶冶藝術品味和情操的文化陣地;“戲曲進校園”、文藝演出進基層、文藝進店堂等演出活動,讓文化和藝術之花開遍長春市的各個角落。
 
2018長春書展
 
  在文藝創作生產方面,長春市不斷加強藝術精品創作能力,創作了大量精品劇碼。舞臺藝術劇《黃大年》獲國家藝術基金;現代評劇《春回桃灣》以評代獎,晉京演出,廣受好評;雜技晚會《夢幻長白》、冰雪題材雜技劇《冰雪家園》為宣傳吉林冰雪文化增光添彩,這些藝術作品通過充滿正能量的時代人物和極具特色的吉林元素,激發觀眾與市民內心的家國情懷,得到觀眾的一致點贊。吉林省首部全息裸眼3D兒童音樂劇《冰雪皇后》、兒童劇《大山裡的紅燈籠》《木偶奇遇記》《暖陽》、兒童影視劇《我想長大》等兒童視角的優秀劇碼,為孩子們的業餘文化生活增添了色彩,也為孩子們從小接受文藝薰陶提供陣地。“戲劇星期六”文化品牌活動成為民間劇社排演話劇提供輔導、組織話劇藝術沙龍的平臺,僅2018年就排演《陪審團》《新台》等30場實驗話劇。和平大戲院、德雲社、東北風、劉老根大舞臺等駐場演出,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促進了文化旅遊融合。
 
  為了豐富市民文化生活,提昇消費品質,長春市不斷提昇文化產業發展水平,釋放文化消費潛力。2016年,在成功爭取到全國首批文化消費試點城市之後,從文化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在廣泛梳理彙集特色文化資源和優質文化項目的基礎上,投入文化消費引導資金2200餘萬元,以“惠民文化消費季”為平臺,打造了“一條主線始終全程引領、十大創新舉措深度拉動、十大板塊暢享精彩活動、成員單位密切協同聯動”的活動體系。
 
  越來越多的國內、國際高端藝術演出,如“金鐘之星”藝術團、第三屆爵士音樂周等在長春舞臺亮相。通過舉辦中國長春電影節、中國(長春)國際動漫藝術博覽會、吉林省暨長春市文化創意產品展展銷會、長春市文化會展活動周、長春書展等大型會展活動,進一步推動了長春的文化品牌建設,打造了本地從業者與全國、全球同行同業廣泛對接、深度交流的平臺。請進來,還要走出去。中國長春國際陶藝作品邀請展,彭祖述微雕作品到北京、天津展覽,實現了長春傳統技藝與文化傳統城市的對接與交流。特別是第十四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隆重熱烈、精彩紛呈,為吉林提振了士氣,鼓舞了人心、凝聚了力量。
 
  文物文博工作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方面,致力“雙挖掘,雙展示”成果豐碩。長春拖拉機廠工業遺產保護利用項目、農安縣波羅湖“五臺山遺址”考古項目,充分體現文物工作的價值;非遺傳承人培訓,項目傳承與創新交流活動,非遺傳承工作進校園、進社區活動,提高了長春市非遺保護傳承水平;長春文廟博物館“國學大講堂”被評為2017年全國“終身學習活動品牌”。
 
  “一門式、一張網”建設,讓文化審批服務更加快捷高效、便民利民。每年“4.26版權日”,長春市都積極開展版權進機關、進學校、進影院、進動漫園、進商場、進社區的“六進”宣傳活動,為百姓普及版權知識,提高版權意識。“掃黃打非”工作通過對非法網站、有害信息、各類違法違規場所、非法出版物進行打擊、查處和集中銷毀侵權盜版及非法出版物,也為知識產權保駕護航,2017年得到全國掃黃辦通報表揚。
 
長春市非遺藝術節
 
  歷時28年舉辦了14屆的中國長春電影節、一年一度堅持了28年的長春市元宵節傳統秧歌大賽、每年的長春文廟祭孔大典、長春書展、“新時代傳習所”,還有長春市圖書館“城市熱讀”系列講座、書香長春,長春市群眾藝術館“家風墨寶進萬家”活動,市民藝術節、農民文化節、文化消費季、系列文藝精品演出、文化藝術進殿堂,以及“國學大講堂”、中華傳統節日活動、成人禮、長春文化廟會、“德”文化展、“戲曲進校園”、“戲劇星期六”……
 
  一大批文化活動已經成為各年齡段、各類愛好者、貫穿全年的文化期待、文化品牌,各界群眾能夠隨時品嘗精美的文化盛宴,享受優秀文化的浸潤,獲得感、幸福感油然提昇……(徐雅竹)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