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贵州 > 时政要闻

貴州六盤水:工業「老」城的轉型「新」路

2019-08-16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16日,在貴州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發佈會上,六盤水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剛就老工業城市六盤水如何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加快調整產業結構,加快推進綠色發展,走成長型資源城市的轉型發展之路進行了深度闡釋。
 
  李剛介紹,六盤水的開發始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這座英雄的城市,因煤而建、因煤而興,55年來,累計為共和國貢獻了13億噸煤、4600億度電、5900萬噸鋼材和近億噸水泥。
 
六盤水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剛   武敏 攝
 
  在這裡,誕生了貴州省第一個現代化煤礦和第一個百萬噸級煤礦,第一個現代化火電機組、第一個百萬千瓦級火電廠以及全省最大裝機火電廠,誕生了貴州省第一個鋼鐵廠、第一個水泥廠、第一個化工廠、第一個煤機廠、第一個瓦斯抽放站。
 
  李剛坦言,同其他大多數老工業城市一樣,六盤水產業結構一直存在重工業偏重,輕型產業偏輕的問題。現有的煤電鋼材這四大支柱產業都是國家限制發展的產業,離開四大產業,會失去穩定發展的根基,但僅僅依靠四大產業,會缺少持續增長的動力。因此,六盤水按照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在轉型發展中始終堅持「兩手抓、兩促進」。
 
  李剛稱,「兩手抓」就是一手抓傳統產業升級改造,一手抓新興產業培育壯大。
 
  大力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改造,使老產業煥發新活力。六盤水煤炭可開採儲量超過220億噸,是國家「14大煤炭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長江以南最大的主焦煤基地,煤炭、電力、鋼鐵、建材在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仍是六盤水的基礎支撐。以解決傳統產業低端、粗放、低效突出問題為重點,一方面,堅定不移淘汰落後產能。另一方面,大力改造提升現有產能。通過資源循環利用,已形成「煤—電—焦—氣—化—材」完整的循環經濟產業鏈條,2016年六盤水市獲批創建國家循環經濟示範城市。
 
  同時,加快培育引進新興產業,着力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工業方面,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新興產業,結合市場需求和六盤水實際,重點推進新材料、新型能源化工、旅遊裝備製造、農產品加工、紡織、物聯網、現代物流七大產業板塊全鏈條發展,出台並啟動實施了「1+7」指導意見和工作方案,力爭通過10年左右時間,再造一個六盤水的工業體系。
 
  在農業方面,加快發展山地特色農業,圍繞建設「六盤水喀斯特山區特色農業示範區」這一目標,堅持特色化、差異化發展思路,大力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已初步形成一批具有區域特色的主打農產品,尤其是「涼都三寶」逐步風行天下,水城春早春茶以出茶時間早獨步天下,「彌你紅」紅心獼猴桃遠銷海外,刺梨種植面積、產量和加工能力位居全國第一。
 
  在旅遊業方面,持續發力打響「中國涼都」品牌,持續發力打造涼都旅遊產品特色,旅遊業從無到有、有中變優,成為貴州旅遊業的一匹「黑馬」。現已建成A級以上景區27個,其中國家4A級景區10個,省級旅遊度假區8個,打造了北緯26度以南、世界上緯度最低的4個天然滑雪場。接待旅遊總人數、旅遊總收入兩項增速連續6年位居全省前列。
 
  「『兩促進』,就是促進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促進貧困群眾持續增收」。李剛說,我們協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與生態環境保護,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2018年,全市森林覆蓋率超過59%,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千人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達標率保持100%,4個國控斷面水質全部達到或優於功能區要求;去年3月23日以來市中心城區再未出現一天大氣污染天氣。獲批創建國家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獲得國家衛生城市、省級園林城市等稱號。
 
  協同推進轉型升級與脫貧攻堅,促進貧困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發展全局,千方百計解決絕對貧困問題。2014年以來積極探索推進農村「三變」改革,通過股份把貧困群眾聯結到產業發展中來,實現了產業轉型升級與脫貧攻堅互促共進。
 
發佈會現場  武敏 攝
 
  近年來,通過發展特色農業,帶動超過21萬貧困群眾實現脫貧;通過發展全域旅遊,帶動6.3萬貧困群眾實現脫貧。六盤水貧困人口從2014年建檔立卡時的60.37萬人減少到現在的9.5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3.3%下降到3.74%,六枝特區、盤州市脫貧摘帽獲省政府批准。發源於六盤水的「三變」改革連續三年寫入中央一號文件,2017年六盤水獲批創建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
 
  「乘着改革開放春風而來的六盤水,正在新時代中書寫新篇章」。李剛表示,全市正積極打造「三變」改革升級版,使其成為農民致富的「黃金腰帶」、現代農業的制度基礎、工商資本的下鄉通道、鄉村善治的有效激勵。
 
  今朝芳華再揚帆,從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傳統產業改造到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培育、產業轉移承接和產業合作……通過40年的發展,經歷了「三線」建設洗禮的六盤水已是一座高顏值、高氣質、高品質的現代化工業城市。地區生產總值從4億元提高到1526億元,增長了380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不到4000萬元,提高到142億元,增長了359倍。(許入介 張涵坤 )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