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特别报道

安徽蕪湖弋江區:「疫」然逆行的「洗衣人」

2020-03-11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歷經艱苦努力,中國疫情防控形勢發生積極向好變化,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初步實現了穩定局勢、扭轉局面的目標。在這次疫情戰役中,有許多當之無愧的「逆行者」,其中不乏衝鋒一線的白衣戰士,更多的是守土一方的「幕後英雄」。潘愛華和她的員工屬於後者。
 
  潘愛華的微信名叫作「洗衣人」。事實上,她洗的不是普通的衣物。作為蕪湖海華之念保潔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此次疫情中,她和她的員工承擔著全市多所新冠肺炎救治定點醫院醫療布草的洗滌、消毒、整燙服務。
 
  潘愛華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企業承擔著弋磯山醫院、市二院、市三院、無為市人民醫院、繁昌縣人民醫院等多家定點醫院的布草洗滌工作。新冠病毒不耐高溫,56度30分鐘可使病毒滅活。
 
  潘愛華告訴記者,醫院一般會將需要清洗的布草做一個預處理,即用水溶性塑料袋密封打包,企業收送員工上門收集後,將塑料袋直接送入洗脫機,洗滌、脫水、烘乾等一整個流程下來需要2個小時。「全過程都是100℃的高溫,新冠病毒再厲害也會被消滅掉」。即便如此,大家不敢有絲毫大意。與此同時,企業投入20萬元,迅速建立了感染區生產洗滌場所。
 
  非常時期,直接與定點醫院打交道,直接接觸一線醫務人員及新冠肺炎患者的用品,潘愛華和員工們承擔的心理壓力可想而知。「剛開始時大家『談毒色變』,很多員工不敢來上班。我也擔心得整夜睡不着覺,生怕哪一個地方出了紕漏。」
 

  從「談毒色變」到「我不怕,我來!」
 
  從農曆正月初二開始,醫院與她溝通協調相關事宜,收集、清洗等程序更加嚴格規範。臨危受命,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人手緊缺。關鍵時刻,有13名一線員工站了出來,其中兩位家住農村的女工,由於村莊封路出行不便,她們主動提出住在廠里。「活總要有人干,我們都不來,醫生用什麼?醫院用什麼?」55歲的女工陳克英說,「我不怕,我來!」
 
  看到人手不夠,公司一些行政人員也紛紛主動要求站上了一線:管理人員陳欣自己一個人開車去市三院收集臟布草;辦公室人員李群,不顧愛人和婆婆的阻攔,每天堅持上班……
 
  在這批「先鋒軍」的感召下,越來越多的員工克服了心理壓力,做通了家裡人的工作,成為了「逆行者」。至2月10日,海華之念醫療布草清洗員工基本到位,一個月來,40多名一線員工始終奮戰在一線。
 
  疫情期間,企業還臨危受命,接受了市三院、繁昌縣人民醫院的布草清洗服務。為了打消員工們的顧慮心理,潘愛華處處沖在一線:第一次去市三院收集布草,她上;感染區生產洗滌區域開闢出來了,她去……

  從愛穿皮鞋到改穿軟底運動鞋
 
  採訪中,她笑着告訴記者,自己以前愛穿皮鞋,但前段時間走路走得太多,兩隻腳掌都磨出了老繭,現在只能改穿軟底運動鞋。
 
  和往年相比,海華之念的洗滌業務量減少了80%。「醫院的住院病人總體上變少了。企業還有另一塊業務是酒店床上用品洗滌,但在疫情期間,為了集中力量保障醫院的布草洗滌,酒店這塊已經停了一個多月。」
 
  潘愛華說,整個2月,企業都是在虧本運營,但讓她感動的是,弋江區政府相關部門主動和企業對接,告知其可以享受多項惠企政策。「我們做的事,政府和醫院都給了很高的評價。能為疫情防控做出一點貢獻,我覺得很值得。」
 
  據了解,2月中旬,潘愛華還向幾家定點醫院的醫護人員捐贈了總價值3萬元的洗護包等慰問品。(趙丹丹 柏永)
[责任编辑:薛正轩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