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妙手「樟學友」 枯木又逢春

妙手「樟學友」 枯木又逢春

責任編輯:靜文 2021-04-23 06:40:49 來源:香港商報

 李瑞華歡迎愛大自然者預約探訪「枯木拾荒者俱樂部」。記者 鄭玉君攝

 「枯木又逢春」,回春之手來自大埔下坑村村長李瑞華,他自2018年「山竹」風災後,將村裏的枯木拾回,賦予第二生命,簡單地展現其結構及紋理,呈現道法自然的美麗。他愛自然,亦愛家鄉,那些枯木大部分都是祖先種在村後風水林的樟樹,數百年來都守護著鄉村,重生後的樟樹枯木現時坐鎮村公所,等候對自然及鄉村有興趣者前來欣賞。他希望借枯木重生,以木會友,並已創立群組「樟學友」。

 李瑞華歸田園冀以木會友

 下坑村對面為大埔工業邨,在汀角路旁的村落因有休憩處及停車場作分隔,感覺頗寧靜。村公所外貌如一般村屋,然進內淡淡芬芳,在地下一角落處,放滿形狀不一的木頭,有木頭刻了「枯木拾荒者俱樂部」、「以木會友」、「樟學友」等字。走上二樓,會議枱、書櫃等都擺滿木頭,粗略估算有百多二百件,大部分都是樟木。

 重生枯木的詩意擺設。

 村長李瑞華已是銀髮一族,今年72歲,他20多歲時離村往外做生意,10年前退休後返回家鄉下坑村,基於「在此長大,飲村水」想法,2019年出任村長。他說,客家祖先400年前從內地一路南遷,落惠州到香港,找到下坑這地方,覺風水好在此立村,昔日環境是背山面海,旁有良田,海者就是吐露港,臨海環境存在好幾百年,至四五十年前才填了出現工業邨。

 颱風摧毀村後風水樟樹林

 李瑞華指,山管人丁水管財,村前臨海,村後則有風水林,祖先開村不久就種植樟樹,很有技巧地呈半月形分布在村後,形成綠帶屏障,而樟樹的香味及防蟲效用,在華南潮濕環境下有其商業價值。然而樟樹除了有商業價值,其實是一種很美麗的樹木,它花紋遍體,深藏不露,若不斷裂或剖開,難以看見紋路。李瑞華也是在機緣下得看。

 李瑞華指,茂密風水林內樟樹生長以百年計, 左方地上為大塊樟樹枯木。

 2018年9月颱風「山竹」襲港,樹木斷枝處處,下坑村的樟樹也不能幸免。李瑞華不想祖先留下來的「遺產」送往堆填區,於是執了一些回來,用以承托花盆,後來見木頭還剩不少,想搞些變化,將之剖開做木餅,這一下發掘不得了,但見樟樹真是美麗萬分。

 朽木琢磨後現紋理及年輪

 「這些枯木,若不理會,經蟲蛀、風雨侵蝕、真菌腐化過程後,最終成為肥料,但給我見到是緣分,將它重生,但不是雕刻,只是回復其原來狀態。它表面結構如何,紋理怎樣,雨水和溫度是可以影響紋理生長的,而每棵樹有不同,年輪亦可從不同角度展示,如中切面、斜切面。」

 用磨機處理枯木,紋理顯現。

 村公所內外都放置不少工具處理木頭,李即場示範用磨機,他穿戴保護衣物包括眼罩、口罩、手套及圍裙,將磨機磨向凹凸不平的樹皮,即時粉屑飛揚,之後磨向剖開了的木頭面,不久木頭紋理漸見清晰。他有時會將打磨好的木頭涂上納油防止腐化。

 看完木頭初步處理程序,由李帶領下,攀過小斜坡,進入村後風水林,看看有否枯木可撿拾。這是一片茂林,充滿原始氣息,枯木果見,有大有小,他說全都合用,但大塊的,要找人搬運,直言:「這次有收穫,但去拾枯木要不問收穫,問緣分。」

 舊時小孩項鏈放在枯木上,擺設令人有所感悟。

 創群組「樟學友」會有緣人

 李瑞華的枯木重生技藝並沒有拜師、學藝,這種自學並沉醉其中的動力受什麼理念驅使?「我很喜歡大自然,但現今的人不接觸大自然,人應該走入大自然,才能立足於世界,你看我好像做了很多,但實際只是將它本來的特性,重現在人面前,大自然才是最真實、最偉大的創造者,簡直是鬼斧神工。」

 枯木盡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近年,他以木會友,已創立群組「樟學友」,會贈送喜歡重生枯木的有緣人士,他亦希望將保護和接觸大自然的理念灌輸給下一代。村公所內設的「枯木拾荒者俱樂部」歡迎預約探訪。(香港商報記者  鄭玉君)

責任編輯:靜文 妙手「樟學友」 枯木又逢春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