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全球人口進一步老齡化,腦退化症越來越困擾人類。研究顯示,全球現有5000萬名腦退化症患者,中國佔了1000萬,預期到2050年全球患者增至1.5億,屆時中國患者則超過2000萬,而65歲以上人口患病率為12.5%,85歲以上患病率高達一半。至於香港,現時腦退化患者高達10萬,佔長者人口十分之一。香港科技大學「分子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透過跨學科協作,持續不懈地揭秘腦退化之謎,為患者找解藥。
阿茲海默症(AD)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腦退化症。AD患者的大腦功能退化,會出現一系列認知功能障礙,包括喪失記憶,以及出現行動、推理和判斷能力受損等症狀。研究顯示,AD在症狀出現前10至20年,已對患者大腦產生顯著影響;但患者往往只在記憶出現問題時,才會尋求醫生診治。
簡單無創可靠檢測方法
目前,醫生對於AD患者的診斷,主要依靠對患者認知能力的問卷測試。而病理評估,則最常使用腦部成像(腦掃描)和腰椎刺穿術,來檢測由AD引起的大腦病變。惟有關方法費用昂貴、具侵入性,亦未在世界各地廣泛使用。
近期,「分子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葉玉如帶領的一支國際研究團隊,利用中國人群患者數據,研發出簡單可靠的血液檢測方法,能夠及早篩查並識別阿茲海默症患者,準確率逾96%。研究結果獲刊於國際權威科學期刊Alzheimer's & Dementia: The Journal of the Alzheimer's Association。
可辨別早中晚期三個階段
這項研究由香港科技大學與倫敦大學學院研究團隊,以及來自包括威爾斯醫院和伊利沙伯醫院等本地醫院的臨床醫生合作進行。團隊利用超靈敏高通量鄰近延伸分析技術,從香港AD患者所收集的血漿樣本當中,檢測了逾1000種蛋白質的水平變化情況,識別出19種與AD發病密切相關的血漿蛋白生物標誌物組群。團隊根據這組標誌物,設計出一套評分系統,可將AD患者自健康人群中區分出來,準確率超過96%。該系統還能辨別AD早、中及晚期三個階段,可用作監測患者的病情發展。
葉玉如指有助大規模篩查
葉玉如院士表示,研究是基於先進的超靈敏血液蛋白檢測技術,配合表型關聯分析而開發出這套診斷方法,相信對AD的大規模篩查及分期診斷將有很大裨益。
「分子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是香港首個研究分子神經科學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也是香港科技大學的首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實驗室成立以來,一直致力通過跨學科協作推動神經科學的尖端研究,同時匯聚和培養優秀的科研人才,為高層次學術交流和合作提供重要平台。實驗室主要聚焦基礎研究、病理研究和藥物研發三大範疇,利用先進的分子生物技術去闡釋腦功能的複雜機制,並開發治療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新藥物,尤其在發展阿茲海默症新療法上取得重大突破。實驗室目前已在具影響力的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近1000篇論文。(特約記者呂少群、記者莊海源)
(「港創科 創科港」由本報和京港學術交流中心合作推出)
葉玉如院士努力為腦退化症患者找解藥。
團隊開展研究工作。
藥物開發過程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