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屋難、住屋貴、住屋細的問題長期困擾香港,被形容為「最可恥」的是,這座富裕城市中竟有逾22萬人蝸居環境惡劣的「劏房」內,過著毫無尊嚴的生活。經過多年折騰拖遝,現在各界已逐漸形成共識,認定必須從速解決住屋問題。有識之士紛紛提出建議,包括填海造地,善用新界空置土地,開發郊野公園邊陲,調高地積比和樓宇高度限制等;政府也在積極跟進,推出政策,採取措施,力圖加快覓地建屋步伐,增加供應。然而,為滿足基層需要的公營房屋,畢竟不能像變戲法那樣突然變出來,於是過渡性房屋應運而生。在這方面,政府和私人機構也正積極行動,力求滿足市民剛需,這無疑是對基層的應有承擔。
無可否認,在高度發達的香港,住屋問題一直非常嚴峻。房委會數字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約有超過15.3萬宗一般公屋申請,而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為5.9年,遠超「三年上樓」承諾。運房局局長陳帆上月20日在立法會上承認,雖然根據現時數字,於10年後公屋供應可滿足需求,但因期間會有新的申請者,估計要達到上樓目標「十幾至二十年可以做到」。這組數字令人尷尬和汗顏,鞭策政府必須千方百計增建公屋。政府一直苦思良策,為解決住屋問題努力,今年施政報告提出備受矚目的「北部都會區」規劃,即是一例。按估算,區內已規劃或規劃中的發展項目連同額外開拓的約600公頃土地,合共可提供住宅單位約51.5萬至53.6萬個。然而在可觀的數字背後,畢竟是長期願景,難以解決燃眉之急。
遠水解不了近渴,過渡房成為必須。如何過渡?破解非易,需各方協力。幸在我們看到了政府和私人機構的意願和行動,正一步一腳印地解決難題。例如路德會及路德會社會服務處首個酒店式過渡性社會房屋項目「德薈」,昨開始接受申請,雖然單位面積僅介乎147至185平方呎,而且只提供杯水車薪的30個雙人單位,但3900元至4810元的月租對輪候公屋三年或以上的雙職已婚人士來說,無疑具有吸引力。此前,過渡性房屋項目亦有不少:截至11月9日,已落成或正動工興建的項目、酒店及賓館先導計劃合共提供超過1.6萬個單位。這些單位包括由新世界發展捐出土地興建、遍及港九新界並由社房企「要有光」營運的「光村」,以及由新鴻基地產借出土地興建,由聖公會福利協會營運的元朗東頭「同心村」等。上述單位大小和租金不一,但相對高不可攀的私人樓和供應不足的公屋,確實有效紓緩基層住屋需要。
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早前提出2049年告別劏房、籠屋的遠景期盼,這既是施政的「硬任務」,也是市民的「剛需求」。過渡性房屋是實現遠景期盼的暫時性措施,政府應持續與私人企業合作,尋找合適地段,適量適式增建,讓無瓦遮頭的市民看到曙光。當然,各界也要明白到過渡性房屋終非長久之計,治本之道還是要想盡辦法,加快覓地建屋,讓安居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令可恥的「劏房」在香港徹底絕跡。
香港商報評論員 林松年